李牧言:“十五万骑兵中,弓骑仅五万,非七成以上命中率者不得入。”
高景醒来,天已明。洗漱毕,未及用餐,内侍便告朝议将始。高景随内侍至章台宫。皇帝巡游,半数朝臣随行,章台宫本就清冷,今日更显寂寥,空位甚多。
高景佯装不知,微笑与众人招呼,立于文臣之首。众人暗中审视他,欲寻其面色端倪。高景闭目养神,不予理睬。
忽闻内侍高呼:“监国扶苏公子驾到!”
众人瞬间挺立,高景亦睁眼,正色以待。
扶苏入殿,先礼后坐,目光扫视众人:“昨夜有人犯大不敬之罪……章邯何在?”
群臣闻“章邯”二字,皆惊,脸色瞬变。章邯,昔日无名,自高景与项燕丹阳之战后,与颍川军紧密相连,名动四方!
章邯在咸阳,意味着颍川军亦在!
“末将在!”章邯自武将列**,拱手道:“昨夜酉时,五千叛军自庸城突袭咸阳,幸得公子与景公预判,命末将设伏,歼敌一千四百余人,余者皆俘,我军无伤。叛乱策划者亦擒,请公子定夺!”
群臣瞪目,似闻惊世之讯。
扶苏亦惊:“无伤?将军确定?”
章邯正色:“三千颍川军伏击,确无伤,末将确认!”
众人闻言,目光齐聚高景。颍川军虽名义上归皇帝亲封,为高景亲军,实则皇帝、公子皆可指挥,且中层将领多为赢姓宗亲。
章邯汇报结束,王贲挺身而出,言:“公子,末将指挥咸阳守卫,歼匪徒一百三十九,擒七十四,请公子定夺。”
相较于章邯,王贲之功虽小,但所擒皆为武林高手。
无能之辈,岂敢侵扰咸阳,更妄论擅闯皇宫。
扶苏冷言:“俘虏发往骊山筑陵,主谋依法严惩!空缺官职,依郡中政绩提拔。”
“遵命!”
群臣无人异议。
扶苏借此树立威信。
退朝后,扶苏问高景:“老师,父皇那边无恙吧?”
高景笑答:“公子对李牧有信心,且蒙恬亦同行。”
……
巨沙盘前,嬴政、李牧及骑兵将领聚首,共商战略。
情报源源不断汇集。
李牧报告:“陛下,匈奴出兵七万,位置已标记。”
嬴政注视沙盘,问:“此乃草原地形?”
李牧点头:“帝国屡遣探子,互市后,部分草原部落归顺,提供地形,但未经证实,故未标注。”
嬴政感慨:“草原广阔,堪比中原……幸听景纯之言,未轻率进兵,否则后果难料……此地何处?”
李牧思忖后答:“与西域交界,或为孔雀王朝,商队言其国力不输大秦。”
嬴政目光炯炯:“真正天下就在眼前,君臣皆不可懈怠。此次内忧外患暴露,解决后,予帝国十年发展……”
言及此,嬴政一顿,觉言多,遂道:“卿继续说匈奴与叛军。”
“遵命!”
李牧指沙盘:“氏族叛军无虑,虽十万,但族兵仅三万,余皆百姓。皇帝亲征,百姓易反。
关键在于匈奴七万骑兵,其一人三马,若能全歼,可增骑兵,国内驿站亦不乏马匹。”
嬴政呼吸急促:“有把握否?”
李牧自信一笑:“情报详尽,末将有信心!”
“赞同!”嬴政用力拍手,“此战役全权交由将军处理,我期待成果!”
咸阳朝堂换血,政务未受影响,反而执行更为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