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重生在1990的海风里 > 第167章 初见首长二(第1页)

第167章 初见首长二(第1页)

陈朝阳有些惊讶:“长您……看过我的论文?”

“当然。”赵老笑了笑,“虽然我不是搞计算机的,但也知道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你在论文里提到,未来十年,计算机技术将成为大国竞争的核心,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这个观点,我很赞同。”

他放下论文,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变得深邃起来:“所以,小陈,我想听听你的看法,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我们国家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应该怎么做才能实现突破,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也正是陈朝阳这些年一直在思考的。他定了定神,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开口:

“长,根据我这些年的研究和观察,我认为要实现突破,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必须建立自主可控的芯片产业链。”陈朝阳的语气坚定,“目前,我们国家的高端芯片,尤其是用于服务器和级计算机的cpu,大部分依赖进口。去年国对华为的制裁,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没有自主的芯片,再好的软件和算法,也像是建在沙滩上的城堡。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的投入,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形成从技术研到产业化的完整生态。”

蒋建国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插话道:“说得好!这个芯片问题,确实是我们的心头大患。我上次去军工企业调研,他们的很多设备,就是因为芯片被卡脖子,导致项目进展缓慢。小陈,你觉得在芯片领域,我们有没有可能实现弯道车?”

陈朝阳回答:“有难度,但完全有可能。传统的硅基芯片,我们和国际领先水平确实有差距,但在新兴的量子芯片、光子芯片领域,我们和国外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只要集中力量攻关,完全有机会实现突破。我们公司现在就在研究基于量子加密的芯片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进展。”

“很好!”蒋建国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赵老示意陈朝阳继续说。

“第二,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尤其是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领域。”陈朝阳接着说道,“现在很多企业都热衷于搞应用开,追求短期效益,但真正决定技术高度的,是基础研究。比如我们的动态加密算法,之所以能实现突破,就是因为在密码学基础理论上有了新的现。而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是未来十年计算机技术的两大核心方向,谁能在这两个领域领先,谁就能掌握未来的技术主动权。”

他顿了顿,补充道:“但基础研究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很多企业不愿意做,这就需要国家层面来引导和支持。比如设立专项基金,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让基础研究成果能够快转化为生产力。”

洛明远推了推眼镜,深有感触地说:“小陈说得对,我们现在的基础研究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到2,远低于国的34。而且很多投入都分散在各个领域,没能形成合力。赵老,我觉得可以考虑整合一下现有的科技资源,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集中攻关核心技术。”

赵老点点头,示意陈朝阳继续。

“第三,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防止高端人才流失。”陈朝阳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沉重,“这些年,我们培养了很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但很多都选择了去国外展。不是他们不爱国,而是国内的科研环境、薪酬待遇、晋升机制等,确实和国外有差距。”

“要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要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让他们能安心搞研究;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大胆探索,宽容失败;还要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不能只看论文数量,更要看实际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回流。”

陈朝阳越说越投入,完全忘记了眼前坐着的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仿佛又回到了大学的讲堂上,和老师同学们探讨学术问题。他的目光明亮,语气坚定,每一个观点都条理清晰,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针对性,还夹杂着自己的实践经验,让人听了深受启。

赵老、蒋建国、洛明远三人相视一笑,眼中都露出了赞赏的神色。他们原本只是想听听这个年轻人的看法,没想到他不仅对技术了如指掌,对国家科技展的全局也有如此深刻的认识,而且提出的建议都非常务实,很有操作性。

不知不觉中,三个小时过去了。窗外的天色已经从明亮变得昏黄,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来,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光影。

“说得好!”赵老站起身,走到陈朝阳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小陈啊,听你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的这些想法,很有价值,我们会认真研究的。”

陈朝阳也站起身,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长,我只是随口说说,可能有些不成熟的地方。”

“不,很成熟。”赵老认真地说,“年轻人有这样的见识和担当,是国家的幸事。好好干,你的路还很长,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谢谢长的鼓励,我一定会努力的。”

“好了,时间不早了,你也该回去了。”赵老吩咐道,“小张,送送小陈。”

“是。”

陈朝阳和几位老者道别后,跟着小张走出了会议室。

走出大楼,晚风吹拂在脸上,带着一丝凉意,陈朝阳却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他回头望了一眼那栋灯火通明的建筑,心中豪情万丈。他知道,这次会面,不仅是对自己的肯定,更是一种期许和责任。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后,会议室里的讨论还在继续。

赵老看着桌上的文件,对洛明远说:“老洛,你刚才说的成立专门研究机构的想法,我觉得可以提上日程了。就叫‘国家计算机技术研究院’吧,整合国内的顶尖人才,重点攻关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网络安全等核心技术。”

蒋建国问道:“院长人选呢?得找个既有技术功底,又有战略眼光的人来牵头。”

赵老微微一笑,目光落在刚才陈朝阳坐过的位置上:“我看小陈就不错。虽然年轻,但技术过硬,思路清晰,而且有家国情怀。让他来担任院长,既能把握技术方向,又能和企业对接,促进成果转化。”

洛明远和蒋建国对视一眼,都露出了赞同的神色。

“不过,他现在还要兼顾公司的事情,可能没时间全职投入。”洛明远提醒道。

“可以先挂个院长的头衔,让他负责整体规划和技术指导,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可以找个有经验的人来协助。”赵老说道,“这件事,你抓紧落实一下,尽快拿出方案。”

“好的。”

hai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