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续续回归须弥山的西方教众弟子,心中激荡难平。
碧霄拉着琼霄的手,眼中充满憧憬:“大师兄太厉害了!
我等也当加倍努力,就算不能像大师兄那般混元无极,也要让我们的道法神通更进一步!”
琼霄用力点头:“嗯!大师兄就是我们西方之光!”
他们或许达不到姜云的高度,但有了这样一个活生生的、高不可攀的榜样在前,修炼的动力和期待感陡增。
孔宣日夜淬炼五色神光,参悟五行与阴阳之道,修为隐隐向着一个更圆融的境界迈进。
赵公明潜心研究他的二十四颗定海珠,试图将世界演化之道融入其中,以期开辟世界。
一时间,西方教各处洞府宝光吞吐不断,整个须弥圣境弥漫着一股奋发向上、勤修不辍的蓬勃气象。
这股因第三教主姜云证道而激起的修行热潮,成为了西方教在中土崛起后,又一次集体实力跃升的关键契机。
。。。。。。。。。。。。
当姜云讲道的余韵还在西方大地回荡时,人族祖地及散落各地的部落中,一场族群内的裂痕正在加深。
其中根源在于人妖大战背景下,为了生存求存所做出的不同选择。
彼时妖族屠刀悬颈,部分人族与巫族结合而生的混血人族为了活命,情急之下投奔了毗邻而居的巫族部落,并喊出了那句“自愿为巫”的口号,以求获得庇护。
巫族性情直率,信奉力量,部分部落也确实容纳了这些走投无路的人族,将他们归为“巫人”一支。
浩劫之后,这批巫人幸存下来。
他们体内流淌着人族的血脉,却又打上了巫族的烙印。
纯血人族看待这些巫人的目光,变得极为复杂。
“看看那个蛮熊,”篝火旁,一个有熊氏的老者用树枝拨弄着火堆,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和一种“非我族类”的疏离,“前日狩猎,仗着有几分力气就争抢战果,行事作风简直…就是未开化的巫蛮!”
旁边一个年轻人皱眉道:“长老,熊力大哥那次也是为了保护队伍侧翼才冲上去的,那凶兽确实是他打倒的…”
“哼!不管什么原因!”老者打断他,眼中带着警惕,“关键时刻投靠巫族,认祖都不认了!
你忘了他们当时喊的是什么话?‘自愿为巫’!那他们还能算是我们人族吗?
我们被妖族屠戮,被当作炼器材料,他们倒好,躲在巫族的羽翼下苟活!
谁知道他们心里还向着谁?
以后要是人族和巫族有了纷争,他们会帮哪边?”
这种论调并非孤例。
在很多部落的私下议论里,这些巫人被视为墙头草,是关键时刻背叛族群的“异类”。
尽管他们并未真正加害族人,但那份“巫”的标签,已经撕不下来了。
无形的排挤开始显现。
在重要的祭祀祖先、商议部族存续大事的会议上,巫人代表往往被安排在角落,甚至直接被排除在决策圈外。
分配居住资源、打猎所得的猎物时,巫人的份量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减量减质。
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