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轮回丫鬟:三日破局》「余孽未清时,携手破迷局」
晨光透过窗棂,落在描金的妆奁上。我坐在镜前,看着李砚帮我绾——他学这手艺没几天,手指还生涩,却格外认真,木簪好几次都没插稳,惹得我笑出了声。
“别笑,”他皱着眉,指尖轻轻捏了捏我的耳垂,“再笑我就绾成窝窝头了。”
我握住他的手,往间送了送:“往左边挪点,对,就是这儿。”
镜里的两人挨得近,他的气息落在我颈间,暖得人心里颤。成婚这月余,日子过得像浸了蜜,连柴米油盐都透着甜。
“今天要去送春桃上学吗?”他帮我理了理衣领,声音软下来。
“当然去,”我拿起桌上的布包,里面是给春桃做的桂花糕,“昨天她还说,学堂的先生夸她字写得好,要去给她道喜呢。”
刚走到院门口,就听见春桃的脚步声,她背着新做的布书包,蹦蹦跳跳地跑过来:“阿晚姐!李大人!你们看,先生给我的小红花!”
她把胸口的小红花举得高高的,脸上的笑像初升的太阳。我蹲下来,帮她理了理歪掉的书包带:“我们晚桃真厉害,以后肯定能考中状元。”
“才不要考状元,”她摇摇头,大眼睛亮晶晶的,“我要当像阿晚姐一样的人,能保护自己,还能帮别人。”
李砚牵着我的手,我牵着春桃的手,往学堂走。街上的早点摊冒着热气,卖豆浆的大叔笑着打招呼:“林姑娘,李大人,送小丫头上学啊?”
“是啊,张叔,您的豆浆还是这么香。”我笑着回应。
春桃凑到我耳边,小声说:“阿晚姐,你看,大家都认识你了,再也没人叫你‘丫鬟阿晚’了。”
我心里一暖——是啊,现在的我,是林家的林晚,是李砚的妻子,再也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丫鬟了。
送春桃到学堂门口,先生已经在等着了,是个须皆白的老者,很是和蔼。“林姑娘放心,春桃这孩子聪明又刻苦,是块好料子。”
“有劳先生多费心了。”我拱手道谢,看着春桃跟着先生走进学堂,才和李砚转身离开。
“接下来去大理寺?”我问。
李砚点头,指尖捏了捏我的手心:“昨天收到消息,镇北侯的旧宅里现了个暗格,里面有些书信,想带你去看看,说不定和当年的案子有关。”
我们骑马往侯府旧宅走,路过西街时,我突然停住了——侯府的外墙上,不知何时多了个黑色的记号,像个扭曲的“侯”字,刻得很深,边缘还沾着新鲜的泥土。
“这是什么?”我跳下马,伸手摸了摸记号,心里突然慌。
李砚也下了马,脸色沉下来:“是镇北侯残余势力的暗号,我在之前的密信里见过,代表‘有动作’的意思。”
“他们还没罢休?”我攥紧手,想起第六章里被抓住的黑衣人,“不是说残余势力已经清得差不多了吗?”
“可能还有漏网之鱼,”李砚握住我的手,眼神坚定,“别担心,我们先去旧宅看书信,再派人查这个记号的来源。”
侯府旧宅已经被查封,门口有护卫守着。推开大门,院子里荒草丛生,曾经的朱漆廊柱都褪了色,透着凄凉。暗格在书房的书架后面,李砚推开书架,里面藏着个小小的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封泛黄的书信。
“是镇北侯写给一个叫‘吴大人’的信。”李砚拿起一封信,念了起来,“‘户部的军饷已到手,可助私兵扩充,待皇帝南巡,便举事’……这个吴大人,应该是户部的官员,之前没查到他和镇北侯有勾结。”
我心里一沉:“会不会和之前的户部尚书有关?他们是不是还有同伙?”
“很有可能,”李砚把书信收好,“我这就回大理寺,让人查这个‘吴大人’的下落,你先回家等着,别乱跑。”
“我跟你一起去,”我拉住他,“多个人多份力,而且我对镇北侯的人更熟悉,说不定能看出些线索。”
李砚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但你要跟在我身边,不许单独行动。”
回到大理寺,李砚立刻让人查“吴大人”的信息。很快,差役就来回报:“大人,查到了!这个吴大人叫吴谦,是户部的郎中,现在还在任上,住在城东的吴府。”
“立刻去吴府!”李砚站起身,拿起长刀,“别打草惊蛇,先把他控制起来。”
我们带着十几个差役,往吴府走。吴府的大门紧闭,门口的石狮子上沾着灰,像是很久没人打理了。李砚让人敲门,敲了半天,才有个老管家开门,脸色慌张:“你……你们是谁?找我家大人有事吗?”
“我们是大理寺的,找吴谦问话,让他出来!”李砚亮出腰牌。
老管家脸色更白了,支支吾吾地说:“我家大人……大人不在家,去城外的破庙祈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