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稍作停顿,目光扫过众人,接着说道,“同时,咱们还可以组织掖州府,以及附近州府的百姓前往军营,给将士们提供些生活上的便利,像帮忙做饭、缝补衣物啥的,让将士们在前线也能感受到有家里的味道。”
说到这儿,莫小眉头微皱,语气凝重起来:“还有渤海军营,那儿的防御丝毫不能放松。倭国人在东海进攻受阻,保不准就会改变方向,从其他地方登陆。咱们渤海军营必须日夜做好巡逻防御,一刻都不能懈怠。”
威武大将军蒙归安听完,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福掖郡主所言极是,此计甚妙。这物资筹备点能解前线燃眉之急,百姓前往军营附近帮忙,也可让将士们安心作战。至于渤海军营的防御,更是重中之重,绝不能给倭国人可乘之机。”其他官员们也纷纷附和,表示赞同莫小的提议。
于是,在莫小的带领下,掖州府迅速行动起来,有条不紊地实施起新的支援计划。大街小巷张贴起告示,百姓们得知消息后,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
大家分工明确,那些身强力壮的汉子主动承担起物资筹集的重任,他们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动员,收集粮食、布料等物资;善于赶路运输的百姓,自发组织起车队,精心准备着运输工具,确保物资能及时、安全地送达军营;还有不少心灵手巧的妇女,纷纷报名准备前往军营,为将士们缝补衣物,真心换真心,传递温暖善意。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莫小的担忧竟成了现实。倭国人在东海屡屡受挫,无法顺利上岸,贼心不死的他们,果然决定改变策略,将目标转向了渤海区域,准备从渤海上岸。
倭国的战船悄悄向渤海海域集结,他们自以为计划天衣无缝,却不知莫小早已让威武大将军蒙归安在渤海军营布下了严密的防御。渤海军营的将士们记得自己大将军的叮嘱,日夜巡逻,丝毫不敢懈怠。
一天夜里,月色朦胧,海面被照得波光粼粼。巡逻的士兵像往常一样警惕地注视着海面,突然,一名士兵敏锐地察觉到远处海面上有隐隐约约的黑影。他心中一紧,赶忙仔细观察,没错,正是倭国的战船,正朝着渤海海岸快速驶来。
士兵不敢耽搁,让战友继续在这里守着,自己立刻飞奔回营,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军营将领。将领听闻后,神色凝重,迅速下令敲响警钟。
刹那间,钟声在夜空中回荡,惊醒了营中的将士们。大家迅速起身,穿戴好盔甲,拿起武器,按照预先制定的防御计划,各就各位。
与此同时,莫小在掖州府内,也收到了消息。她心急如焚,她一边派人火速让城内老弱病残赶紧藏好了,一边组织掖州府城中剩余的壮丁,准备随时前往渤海军营助战,虽然百姓们没什么大作用,但是也能出一份力能做饭的做饭,能烧火的烧火,能抬伤员的抬伤员,什么都不能干,有嘴的还能给喊口号呢!
渤海军营内,将士们严阵以待。将领站在城楼上,目光坚定地望着逐渐靠近的倭国战船,大声喊道:“弟兄们,倭国人想从咱们这儿上岸,绝不能让他们得逞!咱们身后就是百姓,就是国家,拼死也要守住!”
将士们齐声高呼:“死守阵地!保卫家国!”那声音响彻夜空,充满了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
倭国战船渐渐靠近岸边,他们放下小船,大批倭国士兵顺着小船向岸边划来。
当他们进入射程范围后,将领一声令下:“放箭!”顿时,万箭齐发,如雨点般射向倭国士兵。倭国士兵纷纷中箭,惨叫声在海面上回荡。但他们并未退缩,依旧奋力向前。
见此情形,将领又下令:“投石车准备,发射!”巨大的石块被投石车抛出,带着强大的力量砸向倭国战船和小船上的士兵。
一时间,海面上水花四溅,有的小船被砸翻,士兵落入水中。然而,倭国军队仗着人多势众,还是有不少士兵成功登陆。
登陆后的倭国士兵挥舞着长刀,疯狂地向军营冲来。渤海军营的将士们毫不畏惧,与倭国士兵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场面异常惨烈。
在这紧张的时刻,莫小带领着掖州府的壮丁赶到了。她站在队伍前,大声喊道:“将士们,俺们来支援了!让倭国人有来无回!”壮丁们受到鼓舞,士气大振,纷纷跟着莫小冲向战场。
莫小虽然没有武功,但她在后方指挥调度,为将士们出谋划策。她看到倭国士兵的进攻势头很猛,便让壮丁们抬来装满热水的大锅,架在城墙上。当倭国士兵靠近时,莫小一声令下:“倒!”滚烫的热水倾泻而下,倭国士兵被烫得嗷嗷直叫,阵脚大乱。
趁着倭国士兵混乱之际,渤海军营的将士们发起反攻。他们勇猛无比,将倭国士兵一步步逼退。倭国将领见势不妙,试图组织士兵重新集结,但此时,其他军营的支援也赶到了。
援军如猛虎般冲入战场,与渤海军营的将士们和掖州府的壮丁们一起,对倭国军队形成了合围之势。倭国军队腹背受敌,渐渐失去了抵抗能力。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倭国军队大败,纷纷向海边逃窜。
蒙归安看着败退的倭国军队,这次虽然成功击退了他们,但倭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立刻下令将士们乘胜追击,务必将倭国军队彻底赶出渤海海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倭国军队狼狈地登上战船,灰溜溜地逃走了。
战斗结束后,渤海军营一片狼藉。莫小看着受伤的将士和疲惫但满脸自豪的壮丁们,心中既心疼,好在已经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和演习了,伤亡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