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 第248章 开工前的培训(第1页)

第248章 开工前的培训(第1页)

正月初八的清晨,厂区的空气里还残留着春节的余温,却已被一股紧张有序的气息悄然覆盖。

这一天,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开工第一课”,安全的警钟在每个角落回响,如同晨钟暮鼓,警醒着每一位返岗的员工。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刻被无限放大,而安全培训更是这堂课的重中之重,容不得半点马虎。

安全教育培训的现场有秦总主持,参会的有我、刘翻译、朱科长、研员小李、工作人员高长林、电工老黄。许博士回国过年没有回来,气氛庄重而严肃。

安全培训工具箱被整齐地摆放在台前,里面的每一份资料、每一个道具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

全员齐聚一堂,参加这场特殊的节后复工收心会。

负责人的声音清晰而有力,重点强调着现场安全纪律,那些条条框框如同不可逾越的红线,时刻提醒着大家要规范操作。

秦总细致地告知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每一个潜在的隐患都被一一剖析,仿佛在大家眼前勾勒出一幅危险的地图。

同时,节后复工重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流程也被详尽解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生产,不有半点马虎。

大家听得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因为这些知识在关键时刻可能就是保命的稻草。

因为化工产品接触的是化学反应,稍有不注意就会生灼伤、爆炸等严重问题。

专职安全员和管理人员则如同厂区的“安全卫士”,他们的脚步穿梭在施工区域的每一个角落。

排查隐患是我们此刻的要任务,查隐患、查违章、查防护、查操作,每一个“查”这背后都是对安全的极致追求。

我们的眼睛如同锐利的鹰隼,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现问题立刻要求整改,绝不拖延,因为安全面前没有“下不为例”。

根据作业内容、作业环境、危险源辨识等情况编制的安全生产方案,是保障施工安全的“导航图”。

认真进行的安全技术交底,如同给操作人员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清楚地了解到潜在的安全隐患,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从根源上杜绝违章作业。

梳理工作量后及时制订的作业计划,让每项工作都能安全有序地进行。

避免交叉、保障安全、集中点面、旗止鲜明、细化责任,这些原则如同灯塔,指引着工作的航向,确保整个生产过程有条不紊。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同样不可或缺。“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在事故现场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旦生事故,分分秒秒都关系到伤者的生死。

如果现场施工人员能在医护人员到来之前,及时正确地进行应急处理,伤者生存的希望便会大大增加

。因此,学习事故的正确处理常识和抢救方法,成了每个人的必修课,因为多一份技能,就多一份生的希望。

会议的最后,秦总安排了过了正月十五去浙江德清出差的具体事项。

这次出差为期二十天,同行的有三人,分别是我、高长林以及一位化验员。他们此行的任务是一边生产一边监测数据,确保数据达到客户的要求。

从营东到德清有一千公里的路程,加上路上在服务区吃饭、去厕所的时间,大约需要十个小时。好在三个人可以替换开车,避免了疲劳驾驶的风险。

我的心里泛起一丝涟漪,三十年前去过江南的苏州、杭州、上海,那些地方的记忆如同陈年的佳酿,越品越有味道。

出去走走看看是他最喜欢的活动,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处风景育一种情”,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

早就听说江南古镇大都在浙江,能一睹那小桥流水、两岸古建筑的风采,想想都让人开心。

窗外的鞭炮声像被风吹散的碎珠,零零星星滚落在寂静的厂区里。

食堂的白炽灯悬在头顶,把桌上三碗元宵照得透亮,热气在冷空气中凝出淡淡的雾,我、研员小李和工作员高长林都没动筷子。

今天是正月十五,往年这时候,我该和家人挤在阳台上看烟花,我手里总攥着一串刚买的糖葫芦,糖葫芦象征着一家的团圆。

小李的手机在桌角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妈妈”两个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