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是80年代纺织厂的一名工人,和丈夫齐越彬育有一子一女,丈夫家里还有个弟弟齐建中。
丈夫是钢铁厂的,两人是双职工家庭,日子本来可以小康。但齐越彬的父母偏心齐建中,齐建中又不争气,没正经工作。
不争气能这么办?只能啃老,啃老还不算,还啃哥哥。
原主和丈夫结婚之后,齐父齐母就以长辈的名义,让他们上交工资,说年轻人花钱大手大脚,到时候再把钱给挥霍光了。
工资一人上交一半,可是这些钱,齐父齐母并没有存起来,而是都给齐建中了。
齐建中尝到了甜头,隔三差五就要,原主家里没了钱,吃饭都成问题,俩孩子饿的面黄肌瘦。
原主劝齐越彬至少给孩子留点吃饭钱,可是齐越彬愚孝,觉得父母把他养大,自己挣的工资给父母是应该的,还让原主不要多话。
不仅如此,齐父齐母还重男轻女,本来就剩的不多的生活费,他们要求原主给儿子吃,女儿家家的,不用养的那么好。
后面更是为了让原主照顾齐建中的孩子,让原主把亲生女儿送到乡下去。
原主终于爆发了,和他们大吵了一架。
齐父齐母气得直骂,然后又骂齐越彬娶了个悍妇,不听他们的话。
齐越彬觉得,他们做子女的,当然要听爸妈的话,怎么能够反驳呢?一家人都跟着数落原主。
原主就这样一直被吸血。
……
“李兆,这个月的工资赶紧给我。我给爸妈拿去。”
这是他们家不成文的规定,只要发薪日一到,立马就开始算账,然后上交给父母,持续了好几年。
齐越彬接着说:“对了,二弟要结婚,爸妈的意思是,咱们现在两个人都有工作,条件好。多随点份子钱。我向领导申请预支工资没通过,你那边不是马上要升职了吗?去说的话,肯定要容易一些。你多预支三个月的薪水,到时候别丢了面子。”
李兆在旁边给女儿缝衣服,半晌没说话。
齐越彬抬头:“听见没有啊?我在和你说话呢,钱呢,赶紧拿出来。”
“没有。”
“你说什么?”
“我说,没有钱,这次没有,以后也没有了。”
齐越彬不可置信看着她:“你发疯了吗?你说什么胡话?”
“儿子和女儿都要上学,家庭开支大,这些钱我要留着给他们补充营养。”
“那小孩子能吃多少?你今天这是怎么了?这么多年咱们不是都过来了吗?好端端的,找不痛快。”
“齐越彬,我管你怎么想,我的工资,养我儿子女儿,养我自己,没毛病吧?你弟弟结婚,你自己想办法。”
齐越彬砰的一声站起来,语调都高了几分:“你今天是存心要吵架,是吗?”
前世原主的性格就是太软弱。当然了,在那个年代,吵架,和公婆不和,离婚,是一个女人的污点,很多时候只能选择忍耐。
现在的李兆可不是好欺负的。
她也站了起来:“你要吵,那就吵,我怕你啊。明天去你爸妈家里吵。”说着就把手里的东西一扔,哄女儿睡觉去了。
齐越彬一个人在客厅生闷气,他还真不敢,和李兆置气是一回事,外人面前的家和万事兴又是一回事。
第2天一早,他又尝试问了李兆几句,李兆还是那句话,不给。
“那你总得有个理由吧。”
“理由就是我们家四口人,这点工资不够生活。要是你父母需要钱,咱们给是应该的,给小叔子是怎么回事儿?他自己没手没脚,不会上班吗?”
齐越彬沉默了。道理他都懂,但是父母养他这么大,他孝顺父母难道不应该吗?父母问他要钱,他能不给吗?
李兆都不用看,就知道齐越彬又在感动自己的孝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