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武朔城的文官系统,被这老头催得脚不沾地,私下里怨声载道,骂王东元是“阎王催命”、“不通人情”、“仗着大帅撑腰胡来”,但明面上,没人敢说一个“不”字。
王东元兼任监察副使的消息和他手下那一个百户的精兵,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剑
就在王东元在劝农司衙门里,对着刚送来的荒地土样和几个战战兢兢的老农刨根问底时,武朔道员朱威,正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一脸苦相地走进卫衙。
他这几天也快被逼疯了。
除了协助王东方召集工匠外,他还要负责改造城西那片巨大的棚户区,需要海量的木料、石料,也同样需要熟练的工匠!
可是工匠营的人手除了协调给王东元的外,王东元还嫌不够,又把剩下的征用了大半,剩下的也全扑在城墙修补和军械维护上,现在他手里的棚户改造人手完全不足。
棚户区的流民怨气一天比一天大,又是夏天,蚊蝇滋生,再不改造,真怕再闹出瘟疫来!
朱威好不容易逮着工匠营的主官,那主官也是一肚子苦水:“朱大人!实在没有人了,您看这样行不行?您这边也急,要不您……您自己想想办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放屁!我自己想办法?我上哪变出工匠来?”朱威气得跳脚,指着那主官鼻子骂,“你是工匠营主官!工匠的事不想办法,让本官想办法?要你何用!”
骂归骂,朱威也知道骂解决不了问题。
他眼珠一转,还真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这样!”朱威喘着粗气,“城西窝棚区不是有二十多万流民吗?你立刻派人去里面给我筛!看看有没有做过木匠、泥瓦匠、石匠的!只要手艺过得去,立刻按咱们工匠营的饷银标准招进来!有多少招多少!”
工匠营主官一听,这倒是个路子,连忙应下,带着人就去窝棚区贴告示、吆喝招人了。
这法子还真有效。
乱世求生,有点手艺的都藏着掖着,生怕被抓了壮丁。
如今看到官府真金白银招工,还按正经工匠的饷银给,立刻有不少人动了心。虽然手艺可能比不上工匠营的老手,但架不住人多力量大,两天功夫,还真招揽了五十多个自称有手艺的。
朱威得了消息,心里刚松快一点,正盘算着怎么分配这批“新血”去各个改造点。
结果,他这边名单还没捂热乎呢,劝农司的人就到了!
来的还是王东元身边那个姓赵的属官,拿着王东元亲笔签押的公文,一脸公事公办:“奉劝农使王大人令,征调工匠营新募工匠五十名,即刻前往劝农司工坊,参与人力耕车紧急制造!事关农垦大计,不得延误!”
朱威当时就懵了,随即一股邪火直冲天灵盖!
“你们还不够!”朱威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这……这是本官刚招来的人!是修棚户区的!你们劝农司讲不讲道理!”
赵属官对朱威还是很客气,躬身道:“朱大人,下官只奉命行事。朱大人若有异议,可向王大人申诉,或……直接禀报大帅。”说完,根本不给朱威再争辩的机会,带着郡城卫的士兵,拿着名单,直接把那五十多个刚招来、还没焐热的“新工匠”给“请”走了。
看着瞬间空荡荡的招募点,朱威只觉得眼前发黑,胸口堵得慌,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王东元!你个老匹夫!简直……简直就是强盗!”朱威在原地跺脚大骂,声音都劈了叉。
骂完王东元,又把那工匠营主官揪过来骂了个狗血淋头:“废物!让你招人你就真只招这点?!再去!给老子再去窝棚区翻!翻地三尺也要再找出人来!不然棚户区改造停了工,老子拿你是问!”
工匠营主官被骂得灰头土脸,心里也憋屈:二十多万人是不少,可真有手艺的哪那么容易找?剩下的要么是滥竽充数的,要么就是手艺太糙根本没法用的。
朱威发泄了一通,也知道光骂没用。
他喘着粗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和委屈涌了上来。
不行!这事必须找大帅做主!
王东元这是不讲理呀。
朱威打定主意,立刻整了整官袍,气冲冲地就往严星楚的公房去。
刚到公房门口,还没进去,就看见周兴礼脚步匆匆的往月亮门而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盖着红泥印的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