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体用之用,与用神之用有分别。若以体用之用为用神,固不可。舍此别求用神,亦不可。只要斟酌体用真确,而取其最要紧者为用神,即二三用神亦得,须抑扬其轻重,毋使有余不足可也。
译文:
有用神力量超过体者,如用食神却财官不显,反主浮散。
有体用力量均衡者,体用皆旺且行运无偏颇,二者并立。
有体用俱停滞者,如木火过旺而无金土制衡,需待岁运激活。
体用的“用”与普通用神不同,既不能直接等同,也不可完全脱离。
关键在于精准判断体用关系,选取最关键者为用神,即使多个用神并存,也需调整轻重,避免失衡。
注解:
1。用过于体:用神力量过强反成忌神
2。体用各立:体用力量相当,需岁运引发
3。体用俱滞:五行流通受阻,需通关之神
4。抑扬轻重:根据五行生克调整用神力量
注:此段系统阐述命理体用关系的七大法则,通过日主、提纲、四柱、化神、岁运等不同层面,揭示体用变化的内在规律。
强调"体用真确"与"轻重平衡"的核心原则,体现传统命理学"辨证施治"的哲学思想。
引用《子平真诠》"用神变化"理论,结合具体命例验证,构建完整的命理分析框架。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命理探源》中的“论体用”是四柱命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主要探讨八字命局中“体”与“用”的辩证关系及其在命理推断中的应用。
结合传统哲学思想与命理学实践,袁树珊系统阐述了体用的定义、分类、相互作用及实际运用原则,其核心内容可归纳如下:
一、体用的哲学内涵与命理定位
1。体用的本质
“体”指命局的核心结构或本质属性,代表稳定、内在的根基;“用”指作用于体的动态元素,代表外在表现与功能。
二者关系如同“刀之本体”与“刀之功用”,体决定用的方向,用反作用于体的价值实现。
哲学渊源:源自中国传统哲学中“本体与现象”的辩证关系,如《周易》中“先天为体,后天为用”的思想。
命理引申:体用是分析八字的基础框架,体的状态(如日主强弱、格局气势)决定用神的选取,用的扶抑则调整体的平衡。
2。体用的分类与层次
袁树珊继承并发展了《滴天髓》的体用理论,提出多种体用关系类型:
以日主为体,提纲为用:以日干为核心,月令为枢纽,通过日主旺衰判断提纲(财官食伤等)是否为用。
例如,日主旺则提纲之财官可泄其势,日主弱则需印比制提纲之强神。
以提纲为体,喜神为用:当月令过旺(如禄刃格),需用其他柱的印比或食伤财官平衡格局。
例如,提纲印比过旺则取食伤财官为用,反之亦然。
以四柱为体,岁运为用:原局为体,大运流年为用,强调岁运对原局体用关系的动态影响。
例如,原局用神受困时,需岁运引动或化解。
以化神为体,四柱为用:专旺格或化气格中,以化神(如甲己化土)为体,其他干支需生扶或泄化神,忌克破。
以格象为体,日主为用:专旺格(如曲直格)中,格象气势为体,日主需顺应格局,忌逆势破坏。
二、体用关系的核心原则
1。平衡与中和
体用关系的关键在于“扶抑得其宜”,即通过五行生克调整体用的强弱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