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 > 第229章 工业布局与五年计划的雏形(第1页)

第229章 工业布局与五年计划的雏形(第1页)

椹川钢铁厂经理办公室内,烟雾缭绕。

德方总工程师穆勒挥舞着一份图纸,情绪激动地用德英混杂的语言争论着:“邓先生!周先生!我必须再次强调,按照当前世界最先进的做法,高炉-转炉-连铸-连轧的紧凑型布局才是最高效的!我们应该将二期工程的新炼钢、轧钢车间紧挨着一号高炉群建设,最大限度地缩短铁水运输距离,节约能耗和时间!”

负责具体施工的几位华国工程师面露难色,看向一旁的周慕云。

周慕云沉吟道:“穆勒先生的技术方案确实先进。但如此密集的布局,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重大事故,或者遭遇空袭,极易引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生产系统瘫痪。我认为,是否应该适当分散…”

“空袭?事故?”

穆勒听后难以置信地摊开手,反驳道:“这是工业区,不是战场!我们需要的是效率!效率!”

一直沉默旁听的邓贤,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他走到挂在墙上的巨大工业区规划图前,拿起一支红蓝铅笔。

“穆勒先生的技术建议非常宝贵,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邓贤开口,语气平静的开口缓解气氛道:“但是,周总工的顾虑,也绝非杞人忧天。”

邓贤的目光扫过在场的中外工程师,开口继续说道:“我们脚下的土地,并非承平日久的欧罗巴。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扶桑人拥有强大的海军航空兵,他们的炸弹,随时可能落在我们头上。”

他手中的红笔在规划图上画了几个圈:“因此,我的决定是:二期工程,采用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模式。炼铁高炉群、炼钢转炉车间、大型轧钢厂、电厂、焦化厂…这些核心且难以快转移的单位,之间必须保持至少一点五公里的安全距离,并以加固的防空掩体和备用电设施进行防护。”

邓贤手中的蓝笔接着画出数条线路:“同时,我们要建设足够坚固和隐蔽的铁路专用线、地下管线廊道,将它们高效地连接起来。铁水采用大容量、保温性能好的鱼雷罐车运输,虽然增加了一些成本和能耗,但换来的,是整个工业区在战时的生存能力!”

穆勒张了张嘴,想反驳这是过度防御和浪费,但邓贤没给他机会。

“我知道,这在你们看来,或许不够先进,甚至有些落后。”

邓贤的目光变得深邃,仿佛穿透了时空。

“但请记住,对我们而言,生存下去,持续生产,比追求极致的和平时期生产效率更为重要。我们要建设的,是一个能经受战火考验的工业体系。”

他转向周慕云和中国的工程师们:“你们要做的,不是盲目照搬西方的最新技术,而是要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包括面临的威胁、资源禀赋、工人技术水平——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比如,我们的铁矿含磷较高,就要重点攻关脱磷技术;我们的焦煤质量波动大,就要改进配煤工艺;我们的电力紧张,就要在所有环节考虑节能降耗!”

这番融合了前战略眼光和务实技术路径的指示,让穆勒陷入了沉思,而周慕云等华国工程师则感到了巨大的启和责任。

这位年轻的统帅,对工业的理解似乎远他们的想象。

离开钢铁厂,邓贤马不停蹄地返回羊州行辕。

一间高度保密的会议室内,经济计划委员会主任马寅初、后勤总局梁启明、工业厅长李文斌,以及几位从龙渊大学和海外紧急召回的年轻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已经等候多时。

桌上堆满了厚厚的报表、地图和规划草案。

“今天召集各位,是要议定我们未来五年经济展的总体纲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