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行走气力未衰欲将补益冷热随宜丸散
者可先服利汤泻除胷腹中拥积痰实然後
可服补药也夫极虚劳应服补汤者不过三
剂即止若治风病应服治风汤者皆非三五
剂可知也自有滞风洞虚即服十数剂乃至
百余日可瘥也故曰实即泻之虚则补之
夫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人者禀受
天地中和之气法律礼乐莫不由人人始生
先成其精精成而脑髓生头圆法天足方象
地眼目应日月五脏法五星六腑法六律以
心爲中极大肠长一丈二尺以应十二时小
肠长二丈四尺以应二十四气身有三百六
十五络以应一岁人有九窍以应九州天有
寒暑人有虚实天有刑德人有爱憎天有阴
阳人有男女月有大小人有长短所以服食
五谷不能将节冷热醎苦更相振触共爲攻
击变成疾病凡医诊候固是不易又问而知
之别病深浅名曰巧医仲景曰凡欲和汤合
药针灸之法宜应精思必通十二经脉辨三
百六十孔穴荣卫气行知病所在宜治之法
不可不通古者上医相色色脉与形不得相
失黑乘赤者死赤乘青者生中医听声声合
五音火闻水声烦闷千惊木闻金声恐畏相
刑脾者土也生育万物回助四傍善者不见
死则归之太过则四肢不举不及则九窍不
通六识闭塞犹如醉人四季运转终而复始
下医诊脉知病源由流转移动四时逆顺相
害相生审知脏腑之微此乃爲妙也
论诊候第四
夫欲理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机五脏未虚六
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
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
夫诊候之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
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均气血未乱精
取其脉知其逆顺非其时不用也深察三部
九候而明告之古之善爲医者上医医国中
医医人下医医病又曰上医听声中医察色
下医诊脉又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
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於
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何谓三部寸关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