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闭眼,脑海里闪过那些他救过的人:雪地里背《千字文》的孩子,火堆前被救下的胡商,地下密室里问“还值得点灯吗”的小周。
“2。”
他知道这一去,可能回不来。但总得有人往前走一步,不然文明的火,迟早熄在风里。
“1。”
光爆开。
不是撕裂,是折叠。空间像一张纸被狠狠揉起,又瞬间摊平。林深感觉自己被塞进一条狭窄的隧道,四面八方都是流动的影像——某个朝代的城墙在崩塌,某片星域的飞船在坠毁,某个孩子的手正把一粒种子埋进土里。
然后,一切归静。
他站在一片开阔地上。
天空是淡紫色的,大气透明度极高,能看清远处层叠的建筑群。风格像唐制,飞檐斗拱,但材料不是木石,而是一种泛着金属光泽的复合材质。街道上行人穿行,服饰混搭——有人披着丝绸长袍,袖口却嵌着发光电路;有人戴着宽檐帽,帽檐下垂着微型投影装置。
林深低头看终端。
时空坐标定位器刚恢复连接,显示:【目标星球——-0∞,文明等级:3型(推测)(3型文明通常指能够利用整个恒星系能源的文明),语言匹配度:63。8%(汉语言变体)】
他打开文明融合监测仪,切换至被动扫描模式。
三秒后,数据跳出。
“汉语言使用率63%,公共区域《论语》引用频率每小时17次,《道德经》刻于城市中心纪念碑,内容完整度98%……”
林深呼吸一滞。
林深听着这熟悉的语句,心中感慨万千,他明白,这不是模仿,是传承。
他抬手,远程启动隐蔽摄像头,对准不远处一所学堂。画面里,十几个孩子正齐声诵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发音接近宋代汴洛官话,但句尾每个句子都多出一段短促音节,像是警报,又像是某种应答信号。
“他们在防什么?”他喃喃。
系统突然震动。
【警告:检测到高频文明共鸣波,来源——城市中心塔楼,距离1。2公里。】
林深眯眼望去。那座塔楼高耸入云,顶部悬浮着一枚巨大的环形结构,缓缓旋转,像某种接收装置。而它的形状,赫然是一个放大的“∞”图腾。
和未知文明的符号,一模一样。
但他没退。
反而向前走了一步。
就在这时,终端屏幕一闪,弹出一条新信息。
不是系统提示。
是一段视频。
画面里,一个背影站在另一座高塔上,穿着和他同款的防护服,左手按在终端上,右手垂在身侧,袖口露出一截缠着绷带的小臂。
和他一模一样的伤。
视频开始播放。
那人缓缓转过身。
林深的呼吸停了。
那张脸——
是他。
不是镜像,不是幻觉。那道从眉骨斜划至颧骨的旧疤,是他十七岁那年在敦煌石窟为救一名考古队员留下的;左耳后那颗痣,是他母亲说“这是前世认亲的印记”;就连站姿——重心偏右,是因为右腿曾在元末战乱中被马蹄踏断,愈合后短了半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