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粮食够吃了,才好做文章。”梁福海往老父亲跟前凑了凑,认真地说道,“那天邱富海跟我说,县上已经有计划组织有蔬菜种植经验的人去省外学习,说是等他们学成回来,就要选一些地方盖塑料大棚。
到那个时候,大冬天的在家门口就能吃上心弦蔬菜。
您想啊,过年的时候,哪家那户不得买些反季黄瓜、西红柿招待上门的亲戚。
到时候拉到县城,保准抢着要!”
梁福海盯着梁金涛看了半晌,忽然把烟袋往地上一磕:“中!我跟你赌!要是你小子真能把药材卖出县城,你哥的工作我出面去做!
不过老二啊,这塑料大棚的技术到时候得托邱富海去跟县上的人说说,把你哥算在学习的人里头。”
梁金涛在心里暗暗地算了算时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林沛夏的那位海外富商亲戚十月底就要过来。
他这是掐着点,等邱家的龙凤胎出生啊。
“行,让我哥去外面学习的事,交给我了。”
梁金涛重重点头,答应老父亲。
前世的九十年代中期,祖厉县政府曾经先后组织了好几批村民外出沿海某蔬菜种植大省学习塑料大棚栽植反季节蔬菜技术,也的确让一批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富了起来。
再后来,又出现了塑料冷棚,渐渐代替了塑料大棚,也事先了农民增收的目的。
就峡口村,乃至四十八军户乡的实际情况,想要大规模的推广中药材种植,不太现实,梁金涛决定依靠前世的经验,让大哥成为峡口村,乃至四十八军户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建起塑料大棚栽种反季节蔬菜。
而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第二天。
睡了一宿的觉,赵泰宁还有点晕乎,但不影响骑车带着老伴回去。
临走之前,语重心长地又叮嘱了女婿一番。
送走老泰山两口子,梁金涛骑着自行车直奔金家园子村,去找老金头金天恩。
把带来的礼物送进堂屋,陪着半瘫痪的金家老人说了会话,梁金涛就给金天恩出来,站在羊圈跟前说正事了。
“表兄,三五天之后,你这边就得忙起来了,趁着几天赶紧给羊把吃的多弄上些,我怕到时候你顾不上操心它们。”
见梁金涛说的郑重其事,金天恩脸上的表情有点凝重。
问道:“金涛,听你的意思,这是找到大主顾了?”
梁金涛点点头说道:“就是的。有人跟咱们预定了五千斤的货,下个月十号过来拉。”
“五千斤?我的个乖乖!!”金天恩倒吸一口凉气,一算时间,脸上凝重之色又增几分,“还有不到二十天了。
金涛,来得及吗?”
梁金涛胸有成竹地说道:“来得及。表兄,我是这么想的,必要的时候我会让我两姨韦小强赶着我六爸的骡车下来帮着你一起收。”
听到梁老板要给自己派人下来,而且还是他的亲戚,金天恩脸上的凝重之色慢慢消失不见,换上了一副怀疑的表情。
心里已经开始琢磨,梁金涛啊梁金涛,你这是准备卸磨杀驴了啊。看到我跟你把金家园子的市场打开了,就要安插自己的亲戚过来。
有你这么做事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