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 第347章 引经据典定风波(第2页)

第347章 引经据典定风波(第2页)

那勋贵被澈儿引经据典、不温不火的反问问得一滞,张了张嘴,竟一时语塞。

澈儿目光转向那位忧心地方生乱的地方知府,语气依旧平稳:

“知府大人虑胥吏改制生乱,恐害黎民。此虑不无道理。然,大人可知前朝大业年间,胥吏无制,盘剥无度,终至民怨沸腾,烽烟四起?《贞观政要》载,太宗有言:‘民犹水也,君犹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日胥吏之弊,便是那侵蚀舟底之蛀虫!若不除之,任其坐大,侵吞国帑,鱼肉小民,今日之小乱不除,他日必酿倾覆之祸!纳入官管,给予俸禄,严明法度,引入监督,正是为其正名,断其盘剥之根,使其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地方方能长治久安!此乃治乱之良药,非致乱之祸端!”

知府脸色变幻,澈儿引用的前朝教训与太宗箴言,如同重锤敲在他心头,让他无法再以“恐生乱”为由轻易反驳。

最后,澈儿目光扫过全场,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锐利与悲悯:

“至于冗员充斥,怠政贪墨!此乃沉疴痼疾,毒瘤脓疮!诸公可曾亲见?江南水患,赈粮十万石,层层盘剥,至灾民手中不足三万!北境戍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某些京官衙署之内,闲职冗员,俸禄照领,笙歌宴饮!此等景象,于心何忍?于国何益?《韩非子》言:‘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裁汰冗员,罢黜庸贪,正是为有能有志者腾出位置,畅通仕途,使朝堂如活水,方有勃勃生机!若固守陈规,抱残守缺,任由蠹虫蛀空栋梁,这江山社稷,终将倾颓于蚁穴!”

他引经据典,条分缕析!从《盐铁论》的吏治原则到《贞观政要》的民本思想,从前朝覆灭的惨痛教训到《韩非子》的用人智慧!每一句引用都切中要害,每一层剖析都直指核心!没有情绪化的指责,只有冷静而强大的逻辑力量和无可辩驳的历史与现实依据!他不仅回应了所有反对者的核心论点,更站在了江山稳固、民生疾苦的至高点上,清晰地阐述了新政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

整个议事厅内一片死寂!

方才还面红耳赤、拍案咆哮的勋贵,此刻脸色一阵红一阵白,额角渗出细汗。

那位忧心忡忡的地方知府,垂下了目光,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

激烈反对的官员们,如同被抽去了底气,眼神闪烁,不敢再直视主位上那目光如炬的年轻储君。

而那些支持新政的官员,眼中则爆发出强烈的光彩,充满了敬佩与振奋!

澈儿不再给任何人反驳的机会。他霍然起身,身姿挺拔如松柏,声音清越而坚定,带着一锤定音的力量:

“荫补严控,为保功勋清名,畅通正途!

胥吏改制,为断盘剥之根,安地方黎庶!

裁汰冗员,为清蠹虫蛀蚁,振朝纲活力!

此三策,相辅相成,乃澄清吏治、固本安邦之必须!纵有万难,亦当推行!”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回那份摊开的奏疏上,斩钉截铁:

“着吏部、都察院、户部,依此疏方略及本王所添细则,详拟章程,克日推行!阻挠新政、阳奉阴违者,无论勋贵朝臣、地方大吏,严惩不贷!”

说罢,他提起朱笔,饱蘸浓墨,在那份凝聚着无数争议与期待的《澄清吏治疏》上,重重地、沉稳无比地,批下一个力透纸背、仿佛带着千钧之力的朱红大字:

“准!”

朱砂如血,印鉴如山。

一场险些失控的朝堂风波,在这引经据典、恩威并施的从容应对下,尘埃落定。少年储君的身影,在议定乾坤的朱批落笔处,更显沉稳如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