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子瑜很开心自己的话起了效果,然后话锋一转,“不过说到张先生和仲父,不知道蒙卿觉得他们如何?”
对于嬴子瑜非常真诚的问题,蒙毅也非常真诚的回答道,“太孙殿下容禀,臣与他们两位并无多少交集。
只知道两位都是我大秦不可或缺的人才,臣才疏力短,恐评价有失偏颇。”
总之一句话,蒙毅非常谨慎,不愿意在领导或者未来领导面前说同事的不好。
早在之前,嬴政就已经给嬴子瑜提醒过蒙毅的性格了,是一个谨慎到认死理的古板,平时逗逗非常有意思。
但是在马车上,嬴子瑜都跟嬴政夸下海口了,为了让嬴子瑜实施,嬴政和公子高都贴心的给两人留下了单独相处的空间。
所以即使蒙毅说话滴水不漏,但是嬴子瑜照样有办法自说自话下去。
“说起我仲父,不知道蒙卿知不知道我仲父呕心沥血之作——《嬴子说》?”
话题属实转的有些僵硬。
“臣只是知道,但确实是没时间翻看过。”
蒙毅甚至表示,如果有需要,他现在立马派人买一本回来研读一遍。
嬴子瑜当然说不需要,“不用这么麻烦,我随身就带着的。”
说着就从马车坐垫底下翻出了一本《嬴子说》。
蒙毅都看呆了,“看来君上非常喜爱这本书,都随身携带。”
嬴子瑜摆摆手,“大父才不喜欢呢,大父看完一遍之后就下令仲父这本书不许出现在他面前。”
“那这是……”蒙毅不明白嬴子瑜随手就能拿出一本书,这明显不对啊。
“虽然大父觉得仲父这书写的一般,但是仲父不这样认为,所以这次来洛阳城,仲父带了一箱子的书,期待洛阳有慧眼识珠的英雄同好。”
蒙毅翻看的手一顿,心里暗自揣测,难道太孙刚刚的反常是为公子高推销?
当然不是。
“蒙卿先翻着看看。”
面对嬴子瑜的催促,蒙毅只能硬着头皮读起了这本书。
看了三分之一,蒙毅终于知道为什么嬴政不喜欢这本书了,不是这本书不好,而是因为这本书太接地气了。
如今能出书的除了近几年刚刚兴起的话本小说这种故事书,其他的都是语言短小精悍的精英阶层的奢侈品。
说白了就是读起来是有门槛的。
这些年因为故事书背后站着的公子高,是嬴政,所以即便很多人抨击这些登不上台面的东西根本就不能算是“书”,不然就是玷污书本的神圣性。
久而久之,这些读书人之见就有了个默契,精英阶层的书是教人的,而话本故事则是普通人打发时间的消遣,是流行于戏子和说书人之中的另类。
但是公子高这本书不一样,形式像是所谓精英阶层的书,但是内容、措辞都是三教九流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