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夸奖了一番孟渝后,说道,“所以虽然是孟渝小友请教我,但是在和他的交*谈中我也能受到启发,算是教学相长吧。”
说完就要拽着孟渝的手往屋里拉。
在场的或多或少都知道淳于越对孟渝的欣赏,只有张然是状况之外的,所以在孟渝被淳于越拉走的最后一秒抓住了孟渝的另一只手。
“你没跟我说过啊。”
张然有点委屈,是好朋友有了新朋友不告诉自己的那种委屈。
孟渝还没开口,就听见淳于越说道“你这后生很眼熟啊。”
孟渝以为淳于越问这话是因为不知道张然是谁,于是为两人介绍。
“然兄,这是大秦的博士淳于越,也是我的忘年好友,之前有和你提过的。”
有了孟渝的介绍,张然顺势行了一礼,这时场面很和谐。
但是介绍到张然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孟渝的话被淳于越打断了,“不用介绍了,我知道他是谁。”
张然和孟渝两个人都比较惊讶,淳于越居然也知道。
不过随后也明白了,张然之前跟在嬴政身边,有可能是那时候被淳于越留意到的。
这是孟渝的想法,不过张然显然想的还要深一些,他之前因为一本戏剧入了嬴政和公子高的眼,没道理不会因为那本戏剧入了淳于越的眼啊。
如果真的是这样,张然忍不住激动起来,他真的凭借一本戏剧就能在大秦上层官员之间留下名声了。
对那位乞丐新生感激之余,也不自觉的挺直了身体,果然自己父亲说的没错,任何时候投其所好才是正确的。
张然立马谦虚道,“先生谬赞了,然所写的不过是锦上添花……”
“你就是在辩论时骂我骂的最狠的那个人吧。”
要不说张然和孟渝是好友呢,当时在台上混战的时候,就数他们两个骂的最凶。
因为孟渝是淳于越身边的人,所以淳于越没什么感觉,但是张然不一样,他当时是叔孙通阵营的,淳于越难免对其印象深刻。
所以在事后,淳于越不经意间就把张然的信息要了过来。
身为学宫的风云人物,这信息很好找,问一下王绾就好了。
淳于越上下打量了一下张然,带有非常主观的色彩评价了一句,“看着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可惜跟在了一个只会迎合媚上的人的身边,太可惜了。”
现在站着的几个人里面,就数孟渝和张然最人微言轻,所以淳于越这话不是张然能随便接的。
张然接不了,不代表叔孙通接不了啊。
叔孙通重新厚脸皮凑上去,“淳于先生不要这样说嘛,咱们虽然学问上面有分歧,但这不妨碍咱俩也称为忘年之交啊,您可别总是对我有误会啊。”
淳于越拒绝,“谁要和你成为朋友,谁和你之间有误会,我们成为不了朋友,死心吧,媚上的小人!”
听到淳于越一而再,再而三的称呼自己是“媚上小人”,即便叔孙通再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也难免心里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