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如今,静秋已经陪伴太后很多年了。
静秋做事细心,太后平常有什么事情都会和静秋商谈。
“看来哀家得通知兄长改变计划了。”
太后对于今夜发生的事情是收到过风声的,也提前做了一些准备,一旦小皇帝驾崩,她就扶持自己的亲儿子盛显煜上位。
太后之所以没有出手阻止,是知道摄政王无意皇位,无论坐在上面的是谁,只要不让天下大乱,摄政王根本不会在乎。
而如今有资格坐上皇位的,除了她儿子盛显煜之外,就只剩先帝最小的弟弟盛弘毅了。
盛弘毅的年岁和小皇帝相当,但整日尽干些吃喝玩乐,斗鸡走马的勾当,丢尽皇室颜面,不足为惧。
“静秋,把今夜发生之事尽数告知兄长。”
罗浮生可是罗琦的独子,罗琦要是知道自己的独子被摄政王亲手送到小皇帝的手中,不知道会不会和摄政王反目。
她很期待看到这一幕的发生。
“还请太后恕罪,老身已经在归来宁寿宫的路上给辅国公递了消息了。”
静秋知道御书房发生的事情后,就当机立断没有禀明太后私下做了决定。
要是当时的消息不趁着那个空档递出去,等摄政王他们一行人离宫,再递出消息就麻烦了。
毕竟小皇帝刚遭遇刺杀,宫内守卫肯定会更加戒严。
“静秋,这件事你做的很好。”
太后自然明白事急从权,要是此时她再让静秋传消息,不但传不出去,还有可能被摄政王提前拦截。
毕竟皇帝刚遭遇了刺杀。
哪怕过了这么多年,这皇宫还是布满了摄政王的耳目,她也只能做到让宁寿宫的耳目减少。
她不敢全部清除这些耳目,至少在扳倒摄政王之前她不能这么做。
太后也知道,哪怕如此也是摄政王见她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做太多的小动作,才不计较这点。
又或者说摄政王根本没有把她放在眼中过!
“摄政王,你是否会后悔当初没有选择哀家的煜儿。”
太后到现在都没想通,摄政王当年宁愿选择盛显奕那个废物,都不选择煜儿的原因。
对于先帝,太后一直是带有恨意的,当年要不是觊觎她的美貌强娶于她,她也不会限于这宫墙之内。
她当年可才及笄不久,忍了十八年总算熬死了先帝。先帝子嗣不丰,唯一幸存的儿子只有煜儿和养在她膝下的盛显奕。
可谁知摄政王横空出世,以舞象之年的年纪平边境,肃清朝堂,最后却选了盛显奕那个废物登基。
在上一任丞相的打压下同样都是母族式微,她当年还想过自荐枕席,可却被摄政王无情的拒绝了。
不过摄政王也没有追究盛显奕尊自己为太后,魏家也是此时向着摄政王投诚,兄长才有机会做到了辅国公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