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并不想那么做,因为他不写一个可以夺冠的故事,他想写的是一个好故事。
一个挑战自己,又叩问自己的故事。它也许不能夺冠,但对自己来说,那就是一个好故事。
而这个世界上,能够提出叩问自己灵魂的题目的人,有,且拥有只有那一个人。
那个人,就藏在他心口的左侧,贴近心脏的位置。
沈昭陵就把那封信抽了出来,在看见那熟悉的字迹之后,感觉到一种莫名的亲近。
“昭陵亲启:
“我说过,这个世上,类型文学的发展永远遵循一个固定的轨迹。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首先,第一阶段,原型萌芽期。
“此时类型文学分散于传统文学中,尚未形成独立类型。内核元素初现,但无固定规则。
“可能在你之前,也有人写过类似于鬼故事的恐怖幻想作品,但是这个作品并不成熟,也没有暴露在大众眼前。
“也没有人把它叫作“鬼故事”,它和其他的小说一样,并没有什么分别。
“人们并不会区别地对待他,重视它。小说网站也不会有它专门的分区和标签。也没有人被被称为鬼故事作者。
“它是那么幼稚,那么脆弱,彷佛就是一颗在地底,刚刚长出来的萌芽,只有一点嫩嫩的绿。
“没有人看见它,没有人重视它,谁都可以轻易地踩死它。
“但它已经凭藉自己的力量生根发芽涌出了地底,只要它存在,它就有机会可以继续生长,到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类型确立期。
“类型开始有了经典作品,有了固定的作者,固定的读者,作者开始赚钱了,作品开始被大家看见了。
“每一种类型,都有其固定的模式。例如侦探小说当中,总是要出现凶手和侦探。科幻小说当中,总是要出现高科技科技和外形人。
“你的《双生》也是一样,作为一个成熟的鬼故事作品,它具有种种内核元素,比如说恐怖、鬼怪、怪物、血腥、黑暗……
“它出现了一种经典的剧情模式,那就是:
“主角遇到了一个自己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他非常害怕,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怀疑自己,不知道那到底是真的还是自己的幻觉,不知道该求助于别人还是自己想办法。
“他只能针对这个超自然现象,不断想办法战胜它。他可能成功了,也可能失败了。但那都无所谓。
“因为这就是“经典的鬼故事剧情”,这个剧情由你写出来,被大家所看见,又被大家所接受。大家不断地认同你,模仿你,认为这就是鬼故事。
“这颗小芽终于不再是小芽了,它已经长出了枝丫。虽然它还不够高大,可是所有人都能看见它,它再也不会被轻易地踩死了。
“这都要靠你的努力。
“然后再往下发展,第三阶段,是规则成熟期。
“鬼故事已经被看到,有无数作者和读者开始自发加入到这个市场。
“小说网站和世纪掌纹杯比赛也看到了这片净土。它们一起合力,共同促进了这个类型的发展。
“这时候,无论是作者市场,还是读者市场,都到了空前繁荣的时候,类型文学开始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