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投集团,郑易盛负责的公司,主要是以产业投资,实际上以制造业、服务业投资运营为主;
数据集团,那就是大数据、云这些技术产业链上面的投资。
三镇投控集团旗下还有几家二级子公司,但是在竞争力上面刚谈到的三家是最强的,其他的可以忽略。
三家公司的负责人都是三镇投控集团的副总,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在集团的副总,分管着集团几个重要的直属部门以及联系几个战略级的委员会;
这四个人就是三镇投控集团里面,周凯、池园、夏威之下的第一梯队,也是董事会名额的直接竞争者。
郑易盛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以现在娄屹给他提出来这个方案后,他很动心,但是同时也在快速的权衡利弊。
娄屹的这个方式,好处就是能够帮助上级部门解决现在依旧是大难题的地产问题,同时能够获得职工的支持,同时能够印上改制先锋的可能;
但是这件事里面最大的问题也存在:
地产行业未来市场大环境中,跌跌不休的时候,用投资或者是已经上浮的地产利润包不包得住银行的利息;
最起码在把欠款还完之前,能不能扛得住!
而如果要风险降到最低,就是娄屹说的,银行直接来,无息持有,或者是给相关的企业最低的利息。
宗旨就是一个:
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利息能够扛得住,不会暴雷;
当然了,如果操作的好,用借来的钱或者是地产行业行情大好,趁机直接把贷款全部还完,那就是最好的的。
这个模式里面最大的风险郑易盛如果处理不好,暴雷了,呵呵,那他自己很清楚,等待他的就是退休了。
甚至,娄屹此方案里面转移三镇人才集团自身的风险的意思,他同样很清楚,但是那又如何?
就像娄屹刚才说的,这种模式很多人其实都知道,也都能想到,但是严苛的相关条件几个人能达到?
不要觉得这个方案里面在郑易盛这里是丁方不暴雷是最大的风险点之后,在其他人那里就也是一样的风险点,想多了;
在其他人那里,风险点更多!
不说其他的,和银行以及国有地产公司手中拿到那些滞销的不良房产,就这一点,门槛就是摆在那里的;
更不要说娄屹提到的丙方,大量的员工有能力有希望自己能享受到这种福利住房的政策的群体了;
所以,郑易盛代表着三镇产投集团本身就是已经把大量的细小甚至是大问题解决掉了;
现在,就看郑易盛这边能不能有把握解决最大的风险点,以及有没有胆子来搞这件事情。
娄屹安安静静的坐在一旁,等着自己这位老学长的决定,但是其实心里,还是希望自己的这位老学长能够博一把;
他提出来的这个模式,在他看来,其实风险已经很小了:
目前,地产行业的房价水平跟十二三年前一样,不是这二十年来的最低,但是应该是符合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的;
未来,地产行业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慢的波动提高,是符合市场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