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英雄降世,定是应运而生!
就在这危急关头,鲁浔身上却有两处发出耀眼光芒!
一者自后心窜起,放五色杂光,磅礴煞气自天池穴涌入鲁浔体内护住心脉!正是杀生太岁!
一者在腰间亮起,现金红紫青,梵光道气贴于脊柱之上导出颅中阴阳内力,正是前世遗褪!
有二者相助,鲁浔压力骤然一轻,生死恐怖之下,他识海一片澄澈空无。
正所谓:
无所住处方能住,无畏坏空方见空。
杂念消时玄念涨,尘心死后道心生。
在这生死之间,鲁浔竟然进入了道家修炼之人梦寐以求的坐忘大通之境。
境界一到,机缘便至,鲁浔识海深处紫青气腾,冥冥诵经之声传来,说的识海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显现无穷玄妙之景。
“道出为神,神化为气…非色非形,非有非无…能生能化,能成能实…天地妙本,名曰一气,真玄太一,元始三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鲁浔不自觉随着紫青道音一同诵读,坐忘之下,内中玄妙尽数浮现,寥寥几句,讲明内家真气之妙,所谓气本无形,借人体化生,入体者寒暑,出身者汗血,入体者石木,出身者便溺,何本何化,全在人体轮转。
所谓道家练气,练的便是变化之气,练到高妙境界,无尘、无垢、无便溺,雄者能降白虎,雌者能斩赤龙,此非非人,乃补天缺!
“道为无体、德为有体、照为明体、玄为暗体、阳为动体、阴为静体…体分既定,则贯其气…”
念头一至,功法便成。
鲁浔导阴寒之气出心经而入肝经,导火毒之气入胆经,五行轮转一番,入胃经混照一处,以阴之寒化火之毒,分气浆二形,由论天罡气分流导引,一入肺经,吐浊留清;一入肾经,去芜存菁,寒暑之厄立时消解。
可无形锋锐之气还在体内,没了凭依在体内四处乱窜。
“无体以浩,有体以元,明体以清,暗体以浊,动体以龙,静体以常…明体贯气,万化大定…”
福灵心至,鲁浔运起混元真气,强忍疼痛猛攻无形之气,一时间无形锋锐之气四散而开,浩气贯入经脉、元气入于脏腑。可清明浊暗、阳动阴静四气却无处可去。
看着体内四处乱窜,漫无目的的阴阳二气,鲁浔正在头痛,却想起自身所学之功。
“这十二大天斩,不正是拿尽清浊之法?这龙王混元,不就是各安动静之功?”
想到便做,鲁浔呼吸合于筋骨,外家之法,一时间,鲁浔十二正经手尾窍穴各放光芒,伴随着呼吸吐纳之气,在空中化作虚空气脉,不断汲取周围寒池之水的灵韵,辅助鲁浔修炼。
可虚空气脉时断时续,鲁浔背后骸骨受气脉牵引,于空中崩解,化作一个个“穴位”将气脉串联起来,虚空气脉顿时稳住。
一时间,鲁浔红、金光芒内蕴,外有紫青之气混绕,玄蓝之气冥冥,就这样入定修炼起来。
修炼中的鲁浔并不知道,此地的十里之外,那给他算命的邋遢老道看着两极峰上天空中的红紫玄黄之气,摸着山羊胡子不断咂舌。
“红光照顶、紫气缠身,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内赤外黄天子之气如今已是如此蔚为壮观,直冲霄汉,席卷苍天,偏偏还夹杂着无穷杀机!可本朝龙脉并无崩断之相,乃是圣王交位之势!再加上这母阴元相相随,排除一切可能,那就只有一个真相!”
说完,这道人一脸苦相,满嘴抱怨。
“必须去月母宫看看,赖通机啊赖通机!你个手欠货色,放着逍遥仙不修,非要好奇天命去寻玄机,这可倒好!这辈子都得给这杀生圣王打长工了吧!夭寿!”
赖通机也不知道,就在他杀生圣王这句话一出,寒池之中的鲁浔同时双目一睁。
他只感觉一股那股锋锐之气自深潭之地袭来,围绕自己周身不断突入,就在自己眼前,自己却看不见他!
呲!
一道锋锐之气划过手臂,龙王金身竟然立刻被割开!
身体已经恢复的鲁浔不敢再消极躲避,拿起手中的刀条,不断抵挡锋锐之气。
当当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