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月璃脚步很快,斗篷的下摆扫过石面,无声无息。
并非全然为了躲避可能的眼线,更多的是想尽快抵达那灯火的中心,去感受那真实的气息。
兜帽下,她的唇抿成一条倔强的直线。
她知道自己出来有风险,可那又如何?
洛昭寒……她心底咀嚼着这个名字,带着一丝自己也难以分辨的复杂情绪。
她大概想不到,柳月璃也会在这样的夜晚,偷偷溜出樊笼,只为了片刻的喘息。
想到这里,她脚步更快了些,几乎是小跑起来。
望江楼上,洛昭寒的指尖在冰冷的窗棂上轻轻敲击了一下。
几乎就在柳月璃的身影从一条窄巷的阴影里钻出,即将汇入长街汹涌人潮边缘的瞬间,她的目光精准地捕捉到了她。
尽管裹着最不起眼的灰斗篷,尽管在攒动的人头中那身影渺小如粟,洛昭寒的视线却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牢牢钉在了她身上。
隔着遥远的距离,仿佛能看清她因疾行而略显急促的步伐,看清那兜帽边缘被夜风吹拂而微微颤动的绒毛。
她果然来了。
洛昭寒的唇角向上牵动了一下,那是一个意料之中的弧度。
看着她像一滴水融入沸腾的油锅,迅速被裹挟进欢腾的人流里,小小的灰色影子在五光十色的灯笼映照下,显得单薄又执拗。
她没有动,依旧隐在窗后的暗影里,只是目光如影随形,穿过重重叠叠的彩灯与人影,始终追随着。
看着她在一个吹糖人的摊子前短暂驻足,看着她在猜灯谜的人群外围好奇地张望,看着她小心地避开横冲直撞的孩童……
她走走停停,显然在努力压抑着那份新奇与兴奋,维持着表面的平静。
洛昭寒看得分明。
她太了解对方骨子里那份对热闹与自由的向往。
柳月璃确实被这久违的热闹攫住了心神。
她站在一个卖兔子灯的老翁摊前。那灯扎得精巧,红红的眼睛,雪白的绒毛,肚子里点着一支小小的蜡烛,暖黄的光晕柔柔地透出来,憨态可掬。
她忍不住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那毛茸茸的耳朵尖。指尖传来粗糙纸张的触感,带着灯火的微温。
“姑娘,买一个吧?上元佳节,讨个吉祥!”老翁笑呵呵地问。
柳月璃指尖一顿,飞快地缩回手,下意识地压了压兜帽,含糊地应了一声,匆匆转身离开。
她不能停留,不能留下任何可供追寻的痕迹。
她随着人流漫无目的地走,目光贪婪地掠过两旁悬挂的各式彩灯:莲花灯、鱼灯、宫灯、走马灯上绘着栩栩如生的西厢故事……
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
空气中除了食物的甜香,还有女子们身上飘来的脂粉香,混合着爆竹燃尽后的淡淡硝石味,构成一种独属于节日的气息。
这气息冲入肺腑,奇异地抚平了她在别院积郁的沉闷,一种久违的鲜活感,正一点点浸润她紧绷的神经。
她在一个卖面具的摊子前停下脚步。
摊子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面具,狰狞的傩戏鬼面,俏皮的狐狸脸,还有描金画凤的华丽半面。她的目光被角落里一张素白的面具吸引。
那面具只遮上半张脸,质地是普通的纸胎,边缘勾勒着几笔淡青色的藤蔓花纹,简洁而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