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男人们心中很是激动。
好好好!他们终于团结起来反抗那“安乐大帝”的暴政了!
他们就说他们好歹也都是大男人,怎么就被“安乐大帝”带着那些女子打压成这样?
虽说天幕里讲述的那些大臣没能如他们想要的那般强硬对抗“安乐大帝”,但至少还是反抗了!
而且这“死谏”虽说听着有些懦弱,但效果往往比激烈反抗还要好上许多。
若是那人真死了,那就是铁骨铮铮的铮臣!
不管怎么样,那“安乐大帝”的名声都不会好了。哪怕她强行推动那项政策,天下百姓也会在心中嘀咕那项政策是不是真的好。
不然怎么可能会有大“忠臣”以死反对呢?
就跟当初乐工安金藏为了证明当时已经被降成皇嗣的李旦清白而剖腹自证后,武皇也不得不退步表示相信李旦。
当然若是那人没死也无伤大雅,反正态度已经在那了。
女子们则是沉下脸,他们中有许多人不懂政治,但他们却知道男人这般反对的肯定是大大有利于他们女子的事。
可恶的男子们!安乐大帝只是想要赋予她们和男子们同样的权利罢了,结果他们连这点东西都不想给!
就他们男人们能团结吗?她们女子也一样能团结起来!
这一刻无数女子在心中下定决定,不管结果如何,他们都要坚定地支持“安乐大帝”!
而还有少部分已经受过良好教育,出身高贵且尚未嫁人的女子们当即找到了自己的父母,提出未来自己要争取冠姓权。
哪怕之前他们还觉得没什么必要,现在看到男子们的反应这般激烈此时也已经反应了过来。
姓氏必然是好东西,不然男子们为何会那般剑拔弩张?
李云乐脸色也有些难看,好家伙这人怎么把相隔快千年的大明文臣的手段学了过来?
这些人说来没什么大本事,但动不动以死来威胁皇帝也实在是令人恶心。
当然客观上来讲其中还是有不少的确是为了天下苍生的忠臣,但到了明朝后期“死谏”却是大大变了味,仿佛成了文臣们刷功绩的手段了。
而且他们往往只是提出问题,但却提不出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谓是人人都想做下一个魏征,但是没几个有魏征的本事。
皇帝还向来顾忌自己的名声不敢对他怎么样,毕竟在那些人心里死了还能青史留名,反倒是成全了他。
每次看到这段历史时李云乐恨不得化身皇帝直接将那些人拖下去斩首,然而她也比谁都清楚,只要皇帝不是破罐子破摔了,那就不可能对他们做什么。
也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如何应对,不会也被那人给道德绑架了吧?
但很快李云乐便否认了这个想法,她从来不是那么在意自己名声的人。
她若是那般在意名声,她恐怕就不会推动那么多的改革。
毕竟改革必定会动一大批人的利益,而被她动了利益的人必然会反对她。
他们没办法推翻她的统治,那就肯定要在名声上污名化她,将她打成所谓的“暴君”,就跟历史上大多数进行了重大改革的有为皇帝那般。
只是她若是真不管不顾让那大臣去死,似乎又有些便宜了他,真真是如何处理都很恶心人。
罢了,听听天幕中未来的自己是如何处理的吧。
那时的她应该也已经七八十岁了,想来已经有丰富的经验了。
这般想着李云乐也不再纠结,专心听起了天幕。
【不得不说这一招真是狠毒,那大臣的做派简直是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位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为了匡扶帝王不正之举,连自己性命都不顾的忠臣一般。但实际上嘛,我们都知道这就是男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狗急跳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