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外科心法要诀1-2(第2页)

外科心法要诀1-2(第2页)

少阳三焦四指端,手腕臂外两骨间,贯肘上肩项耳后,上绕耳前动脉间。

【注释】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手无名指(小指次指)的外侧,距离指甲角大约如韭菜叶宽。从无名指与小指间的歧骨部位开始,向上经过手腕,沿着手臂外侧两骨之间上行,穿过肘部,到达肩部。再从肩部向上至颈项,抵达耳后,向上环绕耳上角,然后向下沿着耳前动脉处终止。

胆经歌

少阳胆经起外眦,绕耳前后上额颅,巅后颈肩腋季胁,胯膝踝跗小指出。

【注释】足少阳胆经,起始于眼睛外眼角,斜着贯穿耳前,沿着耳后上行,到达额颅部位,再到头顶后,下行至颈部侧面,经过肩部,向下到达腋窝,沿着身体侧面行至季胁(侧腹部,软肋尽处),再向下到腿胯部,经过膝盖外侧,抵达外踝前方,向内行至足背,最后到达足无名指(小指次指)的外侧,距离指甲角约如韭菜叶宽的地方终止。

肝经歌

厥阴肝经起聚毛,循行足跗内踝间,上腘环阴器季胁,上行乳下二肋端。

【注释】足厥阴肝经,起始于足大趾后方,在距离趾甲如韭菜叶宽的长有丛毛之处。沿着足背表面上行,经过内踝,继续向上经过小腿肚(腨)、膝盖,径直向上环绕阴部,再向外弯曲行进至季肋内侧,然后斜向上直行,在乳头下方两肋骨的前端终止。

任脉歌

任脉起于两阴中,上行毛际腹中行,颈下结喉中央上,唇棱下陷承浆名。

【注释】任脉起于前阴与后阴之间的部位,向前行至横骨处,再向上行至阴毛生长的边缘,从阴毛边缘沿着腹部正中线直向上行,继续上行到颈部下方、喉结上方的中央位置,然后从喉结处再向上行,最终止于下唇边缘的凹陷处。

督脉歌

督脉起于尻骨端,后行脊背腰脑巅,前行鼻柱皆中道,唇内齿上龈缝间。

【注释】督脉起于尾骨的末端,从尾骨向后沿着脊背的正中线前行,向上行至头顶的中央,再向前行至鼻子下方的人中穴,最终止于嘴唇内侧门牙中间的缝隙处。

脉决

脉诀脉部位歌

脉是血脉,与全身骨骼、肌肉等都相通,脉气汇聚的地方以寸口为根本,手掌后方高起的骨头处叫做关上,关的前后分别名为寸和尺。

【注释】脉是血液汇聚之处。全身的血脉,运行通畅、相互贯通,十二经脉中,都有动脉。之所以唯独选取寸口来诊脉,是因为每到寅时,各经脉的经气都会向上运行并汇聚于肺,所以说寸口为脉气汇聚的根本。手掌后方有高起的骨头隆起,处于尺脉和寸脉之间,叫做关部。关前面的位置,叫做寸;关后面的位置,叫做尺。所谓尺、寸,是说从关部到鱼际的长度为一寸,从关部到尺泽的长度为一尺,因此这样命名。

脉分主歌

上焦病症通过寸脉来诊察,下焦病症通过尺脉来诊察,中焦病症的诊察则归属于两关脉。心包络与心对应的是左寸脉,胆与肝对应的是左关脉,膀胱、小肠以及肾对应的是左尺脉,胸中及肺对应的是右寸脉,胃与脾的脉象在右关脉处获取,大肠以及肾对应的是右尺脉。

【注释】两寸部位的脉象,主要用于诊察上焦胸中的情况;两关部位的脉象,主要用于诊察中焦膈中的情况;两尺部位的脉象,主要用于诊察下焦腹中的情况。左寸脉象,轻取(浮取)可诊察心包络,重取(沉取)可诊察心;左关脉象,轻取可诊察胆,重取可诊察肝;左尺脉象,轻取可诊察膀胱、小肠,重取可诊察肾。右寸脉象,轻取可诊察胸中,重取可诊察肺;右关脉象,轻取可诊察胃,重取可诊察脾;右尺脉象,轻取可诊察大肠,重取也可诊察肾。这是遵循《内经》所规定的三部诊脉法。而伪托的脉诀将大肠、小肠配于寸部,三焦、命门配于尺部,竟然对心包络置之不理,这些说法全都毫无根据。滑寿提出左尺诊察小肠、膀胱,右尺诊察大肠。这是千古以来独到的见解,应当依从这种观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浮沉脉歌

浮脉与沉脉是依据脉象在肌肉中上下运行来区分的,在皮肤表层浮取的脉象与肺相关,在血脉中浮取的脉象与心相关,在筋的部位沉取的脉象与肝相关,在骨骼部位沉取的脉象与肾相关,肌肉处于浮沉之间,属脾,其诊察位置在中间。

【注释】脉象从肌肉向上运行的,称为浮脉;脉象从肌肉向下运行的,称为沉脉。然而心与肺的脉象都属浮脉,在皮毛处轻取能得到的,是肺的浮脉;在血脉处轻取能得到的,是心的浮脉。所以说在皮肤表层浮取属肺,在血脉浮取属心。肝与肾的脉象都属沉脉,在筋的部位平取能得到的,是肝的沉脉;按压至骨才能得到的,是肾的沉脉。所以说在筋处沉取属肝,在骨处沉取属肾。肌肉处于浮脉与沉脉之间,属脾。其诊察位置在中间,所以说“候在中”。凡是依据部位来命名的脉象,都统属于浮脉与沉脉这两大类别。所以以浮脉和沉脉作为纲领,来统领濡、弱、芤、伏、牢、革、虚、实、微、散等诸多脉象。

濡、弱、芤、伏、牢、革诸脉歌

脉象浮取或沉取时感觉无力,分别叫做濡脉和弱脉;如果轻取和重取时脉象有力,但在中等力度按取时无力,这样的脉象就是芤脉;脉象沉到极致,要推按至筋骨才能摸到的,就是伏脉;脉象浮取时极其有力,这是革脉;脉象沉取时极其有力,这便是牢脉。

【注释】浮取时感觉无力,这种脉象称为濡脉;沉取时感觉无力,这种脉象称为弱脉。浮取和沉取时脉象都有力,但中等力度按取时无力,形状如同葱管,这样的脉象叫做芤脉。脉象沉到极致,要用力推按到筋骨的位置,才能摸到,这种脉象叫做伏脉。浮取时脉象极其有力,这样的脉象叫做革脉。沉取时脉象极其有力,这种脉象叫做牢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