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结结巴巴,嗓眼好似哽着,发声很艰难,音节往外轻轻地蹦出来:“复读不用手机,卡给爸爸、给爸爸做工作号了。上大学就,就换了新的。”
她说话声音断断续续的,但听起来在说从前的事,是正经事。
他这回仔细听了下,愣了愣:“什么?”
“有很多人给我新年祝福。”
苏玉说着,鼻子一酸,眼泪就骨碌碌涌出来了。
谢琢抽了纸巾,过来帮她擦了擦眼睛:“有很多人给你祝福,然后呢?”
她说:“每一年都有……都有很多人,给我说新年快乐。”
苏玉这一次的眼泪很汹涌,有点擦不完的趋势,让谢琢真的感受到什么叫眼泪决堤。
给了爸爸的旧号码,再也没有回到苏玉的手上,直到去年被销号,才彻底停用。
她说:“我不知道,你在找我。”
很多人给苏玉新年祝福,但后来几年,祝福几乎都是学生家长发给苏临的。
旧手机收到短信会在本地存一份。
所以虽然卡销了,苏玉还是会看到过期的消息。
她也看到了藏在那些堪称芜杂的群发祝福里,有一个没有备注的号码,每一年都在给这个手机号发新年快乐。
他没有别的任何多余的祝福,只有一句简单的:【新年快乐】
号码只有十位数。
她去查了前三位,是波士顿的区号。
一个美国波士顿的号码,连续给她发了七年的新年快乐。
七年。
是什么概念呢?
“15年,我在复读,17年,我上大学,85年,我生病了,19年,我有一个去美国的机会,我放弃了。20年我考研,21年,我在读硕士。22年,我才终于又见到你……”
谢琢在她断断续续的声音里,缓缓地意识到,她在说哪一件事。
因为爷爷不喜欢喧嚣的环境,谢琢从小到大没有过年的实感。
家里逢年过节,只是静静地吃顿饭就结束了。
反而是成年以后,他在外面上学,和华人同学在一起庆祝时,才能感受到那种盛大的,热闹的氛围。
后来,他终于见到了盛大的烟花,却总是想起某个没有路灯的夜里,被无声点燃的仙女棒。
那是为他而点燃的一抹光辉。
她说:它的威力赶不走年兽,但我希望你新年快乐。
美国和中国有时差,但每一年的除夕夜,准时准点,他会给她发句新年快乐。
谢琢给那个号码打过电话,他确保自己没有被拉黑,但是电话无人接听,也没有回拨给他。
一个骄傲的人放下颜面的时刻,他给一个不会回信的号码,连续发了七年的新年快乐。
他抱着一点点希望,哪怕有一次,她能够回答他一句。
可是她没有,然后他沉默地等待下一个新年的到来。
苏玉哭了会儿,有点累了。
她闭上眼睛,谢琢以为她睡着了,想把她抱去床上。
但是手一碰到她的手机,苏玉就会立刻紧抓住,又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