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红楼]明初种田指南 > 296主意(第1页)

296主意(第1页)

转眼间,省里召开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的日子到了。

林婉儿乘坐专车抵达会场,受到了热情接待。

会议现场座无虚席,来自全省各地的基层干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当主持人宣布请青松村党支部书记林婉儿上台发言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林婉儿缓步走上讲台,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期待的脸庞。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青松村的故事。

从最开始如何带领村民摆脱贫困,到后来如何整合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再到最近面对舆论风波时的冷静应对

每一个细节,她都娓娓道来,既没有刻意渲染,也没有回避问题。

她强调:“农村的发展,不是靠一个人、几个人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制度的保障。”

“青松村的成功,并不是我个人的能力有多强,而是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这条路,或许并不完美,但它真实可行。”

台下的听众纷纷点头,许多人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

演讲结束后,现场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会后,不少干部主动找上门来,希望能去青松村实地考察学习。

林婉儿一一答应,并承诺将提供详细的资料和对接人员。

她深知,只有真正把经验分享出去,才能带动更多乡村共同发展。

回到青松村后,林婉儿立即召集核心村干部开会,布置接待任务。

“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每一位来访者。”她在会上强调,“不能藏着掖着,要把所有流程、数据、经验都展示出来。”

“这样,别人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众人纷纷响应,开始着手筹备接待事宜。

不久之后,第一批考察团如期而至。

他们参观了加工厂、光伏电站、合作社、文化广场等多个项目,对青松村的治理模式和发展路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临走时,一位来自偏远山区的村支书拉着林婉儿的手感慨道:“林书记,您让我看到了希望。回去以后,我也要试试看,能不能在我们村搞出点名堂。”

林婉儿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要你肯干,一定能行。”

送走了考察团,林婉儿回到办公室,疲惫却满足地靠在椅背上。

她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青松村,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村庄走上振兴之路。

她望向窗外,阳光洒在稻田上,金灿灿的一片。

那是希望的方向,也是她前行的动力。

---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林婉儿正在村委会办公室整理文件,李晓燕匆匆推门进来:“林姐,省农业厅发来通知,说下周有个全国性的农村发展模式研讨会,想邀请你作为主讲嘉宾。”

林婉儿接过文件,眉头微微皱起:“这么快?”

李晓燕点头:“是啊,听说是因为你在推进会上的发言反响太好了,特别是关于‘阳光工程’的实践案例,被多家媒体转载,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

林婉儿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那我们就得准备得更充分一些。”

当天下午,林婉儿召集赵建国、王秀兰等几位骨干干部开会。

“这次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规格比上次高得多。”她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必须拿出更有说服力的数据和案例,尤其是阳光工程的实际成效。”

赵建国立刻表态:“没问题,我这就安排人整理财务报表、村民分红记录、就业数据这些材料。”

王秀兰也补充道:“文化广场那边可以做一场专题汇报,让外地代表看到我们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