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儿站在村口的古槐树下,望着远处金黄的稻田,心中却沉甸甸的。调研的这几个月,她看到了太多村庄的困境,也看到了太多基层干部的坚持和村民的渴望。她知道,自己手中的这份“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指南”承载的,不只是青松村的经验,更是无数村庄的希望。
她回到村委会,推开办公室的门,李晓燕已经在等她了。
“林姐,省里那边催得紧,他们希望我们尽快拿出初稿。”李晓燕递上一份文件,“这是他们给的参考模板,不过我觉得我们自己的结构更贴近实际。”
林婉儿接过文件,仔细翻阅后点头:“嗯,他们给的模板偏理论,我们可以结合我们自己的框架,加上一些具体案例,让内容更接地气。”
“那我来整理案例部分。”李晓燕说,“赵建国那边已经把技术平台的构想做出来了,可以配套上线。”
林婉儿笑了笑:“好,我们分头行动。我这边还要再梳理一下调研记录,把不同村庄的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法整理出来,作为指南的附录。”
说干就干,整个村委会又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林婉儿每天从早忙到晚,白天开会、整理资料,晚上还要审稿、修改。王教授和赵建国也轮流加班,团队的凝聚力在一次次讨论和修改中不断加强。
一个月后,初稿终于完成。林婉儿看着厚厚的一沓文档,心中既有成就感,也有些忐忑。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修改和推广才是真正的挑战。
“林姐,要不要先发给省里看看?”李晓燕问。
林婉儿摇头:“先内部过一遍,我们自己得先打磨好,不能让他们觉得我们是应付差事。”
于是,她组织了一次内部评审会,邀请村两委成员、导师团专家、村民代表一起参与。会上,大家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有的说案例不够具体,有的说操作步骤太模糊,还有的说语言太官方,不够通俗。
林婉儿认真记录,一一回应:“大家的意见都很中肯,我们会根据反馈进行修改,让这本指南真正成为村干部看得懂、用得上的工具书。”
会后,林婉儿带着团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修改。她亲自调整了语言风格,加入了很多口语化的表达,并在每个章节后面添加了“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方便读者理解和操作。
与此同时,赵建国开发的线上协作平台也正式上线。平台上不仅有指南的电子版,还有案例库、经验分享区、在线答疑等功能,方便各地村干部随时查阅和交流。
平台上线当天,林婉儿特意在短视频账号上做了一场直播,向全国网友介绍这本指南和平台的使用方法。直播反响热烈,许多村干部留言表示期待,还有不少村庄主动联系青松村,希望得到进一步的指导。
“林姐,我们真的做到了。”李晓燕看着后台的数据,激动地说,“全国有三百多个村庄申请加入平台了。”
林婉儿笑了笑:“这只是开始。我们要做的,是让这本指南成为乡村治理的‘标准手册’,让更多村庄少走弯路。”
然而,就在她以为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却悄然逼近。
那天,林婉儿正在办公室审稿,李晓燕急匆匆地跑进来:“林姐,出事了!省里那边有人举报我们,说我们的指南内容有抄袭嫌疑。”
林婉儿一愣:“抄袭?什么内容?”
李晓燕脸色凝重:“有人说我们关于议事机制的部分,和某大学的研究报告高度相似,怀疑我们是照搬的。”
林婉儿皱起眉头:“我们有参考过他们的研究,但内容都是我们自己调研总结的。你立刻把相关章节的原始记录整理出来,我要亲自和省里沟通。”
李晓燕点头:“我已经让赵建国去查平台上的数据了,看看有没有人提前泄露过我们的内容。”
林婉儿深吸一口气,拿起电话拨通了张处长的号码:“张处长,我是林婉儿。关于指南被举报的事,我想解释一下。”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张处长才缓缓开口:“林书记,省里很重视这件事,我们希望你能尽快拿出证据,证明内容的原创性。”
林婉儿坚定地说:“没问题,我们马上提交原始调研资料和会议记录,请您给我们一个机会。”
挂断电话后,林婉儿召集了核心团队开会。
“这件事,我们必须正面回应。”她语气坚定,“我们的指南是团队几个月来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不是抄袭,而是总结。我们要用事实说话。”
王教授点头:“我来负责学术部分的对比分析,证明我们的内容是独立完成的。”
赵建国也说:“我查了平台的访问记录,没有发现内部人员泄露的情况,应该是有人误解了我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