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重逾千斤的巨大砧座,像没有重量,被小小的铁柱顶着,一点点、平稳无比地抬离了地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天爷…”
老师傅张大了嘴。
他干了半辈子铁匠,深知这铁疙瘩的分量。
七八条壮汉用木杠都挪得费劲。
眼前这铁柱子是什么神物?吴王殿下一人就把它顶起来了?还这么稳?
李恪压了几下,砧座被顶起近一尺高,下方需要修理的部位完全暴露。
他停下动作,拔出铁棍,额角见汗。
这人力千斤顶,效率不高,但这个时代,够了。
“此物名‘千斤顶’,”李恪将铁棍递给发愣的老师傅,“靠螺纹旋转之力,四两拨千斤。以后挪重物、修大件,用它。省力,稳当,不易伤人。”
老师傅如梦初醒,颤抖着接过铁棍,再看那稳稳顶起砧座的铁柱,眼神狂热。
“神物!殿下,这是神物啊!”
他噗通跪下,“有了它,挪铁砧、起大炉、修水车基座…省多少人力!少伤多少人!谢殿下恩典!”
身后工匠也激动跪下磕头。
李恪扶起老师傅:“好用就行。铁冶坊先配两台。”
“王朗,记下,这东西矿洞更需要。”
“安西各处矿场,尤其是于阗玉矿,立刻推广!”
“告诉工头,此物省力安全,多出矿石就是多出钱粮!”
“属下明白!”
王朗看着千斤顶,心潮澎湃。
殿下这奇思妙想,真是安西的福气!矿场效率能翻倍!那都是实打实的财富!
李恪看着工匠们围着千斤顶尝试操作,心中因吐蕃挑衅而生的怒意,被这推动生产的力量冲淡些许。
科技,才是筋骨!
夜色笼罩龟兹城。
吴王府书房灯火通明。
李恪刚放下矿场文书,王朗脚步匆匆走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古怪。
“殿下,吐蕃来人了。”王朗低声道,“不是使节,是西边‘黑熊’手下一个小部落的头人,偷偷从西边小道溜来,只带两个随从。叫‘多吉’,吓得不轻,话都说不利索。说他们是被裹挟的,求殿下开恩,指条活路。愿意用战马换盐和茶砖。”
“战马?”
李恪眼神锐利如刀。
高原吐蕃战马,耐力好,是硬通货!
“他们要多少?拿什么马换?”
“五匹上等高原战马,换一车粗盐加十块茶砖。”王朗语速加快,“多吉说,他们部落小,实在凑不出更多,这是最大诚意…还说,只要殿下点头,愿意第一个归附,替殿下盯着‘黑熊’!”
书房寂静,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响。
李恪手指无意识敲击书案。
战马!五匹上等战马换一车盐加十块茶砖!简直是贱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