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曾经为我们阻挡汉军的天然屏障,如今已失去了它的作用。”
“我们光凭一座蒲坂关,光凭一道河防壁垒,怎么可能挡得住汉军的进攻?”
“唯今之计,只有放弃蒲坂关,退至渭水一线重新构建防线,方才有一线机会,阻挡汉军于渭水以北呀。”
徐晃满脸苦涩与无奈道出苦衷。
他自知自己的这个进言,必会引来曹操不满。
但为了魏国的存亡,他不得不实话实说。
其实,关键就在于魏军兵力太少。
蒲坂防线固然坚固,但那只是在有黄河天险的配合下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黄河,尤如一条巨龙横亘在魏国与汉军之间。
正是这道天险,让魏军能够对汉军半渡击之,以少敌多,以六万兵马,挡住汉军进入关中的脚步。
说白了,没了黄河这道天然屏障,蒲坂防线就如同纸糊的老虎,啥也不是,根本无法抵挡汉军的攻势。
曹操听着徐晃的话,情绪渐渐冷静下来。
仔细思索之下,他隐隐已被徐晃说动。
毕竟,现实摆在眼前,汉军的强大不容小觑,若一味坚守蒲坂防线,恐怕只会落得个全军复没的下场。
到时候,兵没了,蒲坂防线也守不住,魏国岂不是真就没希望了?
就在这时,贾诩也发出一声叹息,他缓缓拱手,向曹操说道:
“陛下,司马仲达的御敌战略是不错,可惜却疏忽了天时无常这一节。”
“天时,有时乃决定胜负的关键。”
“徜若他没有这等疏漏,就该提醒陛下时刻派兵监视黄河,一旦发现有冰封迹象,就即刻凿穿冰面。”
“如此,也就不会给了汉军踏冰过河的机会。”
“如今,汉军趁黄河冰封之际,顺利渡河,这责任,司马仲达难辞其咎。”
司马懿听了贾诩的话,额头瞬间滚下豆大的汗珠。
他幽怨的目光暗暗瞪了贾诩一眼,心中暗骂:
“这个老毒物,这是落井下石,将矛头指向了我的战略失算。”
只是贾诩说的确是事实,司马懿暗自心虚,也不敢吱声为自己辩解。
在这样一个时刻,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话锋一转,贾诩向南一指,神情肃厉道:
“故臣也认同徐将军所说,若无黄河天险,单凭我一道防线,实难抵挡汉军二十五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