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正靠在门框上,抱着胳膊看热闹,见张大山望过来,他两手一摊,耸了耸肩:“别看我,现在她说了算。我们家,管钱的是大领导。”
张大山哭笑不得,他看着眼前这个平日里温柔贤惠的弟妹,此刻板着脸,拿着个小本本,活像县城里那些铁面无私的会计。他磨蹭了半天,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跑了,一边走一边嘀咕:“我的个乖乖,这婆娘,比那山上的石头还难撬……”
屋里,张耀和陈桃花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
那笑声,在小小的院子里回荡,充满了烟火气,也充满了对未来日子的无限憧憬。
自打赶走了马老板,整个龙门山谷,就进入了一段难得的,安宁而高速发展的时期。
引来的山泉水,清冽甘甜,实验室里,周教授和高建国带着一批心灵手巧的妇女,夜以继日地培育着菌种。
几天后,一个天大的喜讯,传遍了整个村子。
第一批菌棒上,长出了东西!
那是一种黑褐色的小疙瘩,只有芝麻粒大小,密密麻麻地从雪白的菌丝里钻出来,带着一股破土而出的,顽强的生命力。
“出耳了!出耳了!”
整个村子都沸腾了!村民们放下手里的活计,潮水般地涌向实验室,隔着明亮的玻璃窗,伸长了脖子往里瞧。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的,是看待自家新生儿一般,小心翼翼又欣喜若狂的表情。
“我的天,就这么个小白棒棒,还真能长出金疙瘩来!”
“你看那个,长得多密实!以后肯定能长成一大片!”
他们看不懂什么叫菌丝,什么叫原基。他们只知道,这小小的,黑黑的东西,是他们好日子的盼头,是他们孩子将来读书识字的学费,是他们祖祖辈辈都未曾见过的,泼天的富贵!
然而,这份喜悦并没能持续太久。
一股看不见的阴影,悄然笼罩了过来。
刘老四的运输队,从县城拉水泥回来的时候,在半路上,被一伙人拦了下来。
那伙人不开车,就那么几个人,站在路中间,穿着打扮也不像好人。他们不抢东西,也不打人,就是把车拦下,问东问西。
“车上拉的啥?”
“拉这么多水泥,山里要盖龙王庙啊?”
“你们老板叫啥名啊?”
刘老四是个老实人,被这阵仗吓得不轻,但还是壮着胆子,把张耀教他的话说了出去:“我们是给省农大周教授的科研项目运材料的!省里的重点工程!你们想干啥?”
那伙人一听“周教授”,互相看了一眼,没再多问,骂骂咧咧地让开了路。
刘老四回来后,第一时间就把这事告诉了张耀。
张耀的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