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岁岁春欢 > 第216章(第2页)

第216章(第2页)

当年稷儿“不治身亡”,可是众所周知的!

三弟要做什么?休想。。。。。。休想趁着他不能言语之际,坏了他的名声!

盛帝心中藏污纳垢,心虚不已,便以最大的恶意揣度荣亲王。

却没想到荣亲王话头一转,目光投向榻前的赵元烨,又温和了声音:

“诸位大人,我等皆蒙圣恩眷顾,忝列朝堂,身负辅弼之责,理当殚精竭虑,以全江山社稷之安稳,护我朝万民之福祉。”

“眼下,立储之事攸关国本,刻不容缓。”

“诸公适才亦亲眼所见,皇孙殿下虽年幼,却聪慧卓然,沉稳有加,应对诸事进退皆合矩度,言辞条理分明,举手投足间,已有献怀太子当年风范,亦具贤主气象。”

“本王以为,值此关键之期,若我等能同心同德,共举皇孙殿下为储君,实乃为我朝百年基业筑牢磐石根基之举。”

“待日后,史官秉笔直书之时,诸公今日拥戴贤能、顾全大局之勋劳,必当铭刻汗青之上,为后世颂赞,流芳千古!”

“诸公以为。。。。。。。如何?”

第268章大局已定

荣亲王这番话,确实顾全了方方面面,也拿捏了在场诸公的命门。

忠义之臣所求,不过家国天下,而兢兢业业一辈子,若能青史留名,那更是死而无憾了。

再者,皇孙殿下方才的表现,他们也都有目共睹,且瑞王爷与襄王爷皆已出局,这一切。。。。。。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

这般想着,众臣彼此交换眼神,已然意动,却谨慎地不敢第一个表态。

一片沉默之中,一脸凝肃的张献率先站了出来,打破了僵局。

他是个“老刺头”,一张嘴惯不饶人,往日里也独来独往的,不似沈征胜,因着和江浔的关系,身份有些敏感。

只见他冲榻上的盛帝拱了拱手,目光却看向荣亲王,沉声道:

“王爷所言甚是,皇孙殿下如此资质,日后必成大器,臣附议立皇孙殿下为储,望能早定此事,以安社稷。”

如此坚定的话语,让殿中原还有所犹疑的大臣浑身一震。

“臣亦赞同王爷之见。”

陆永渚偏头瞥了眼身旁的沈征胜,当即也出列拱手应声。

有一就有二,陆陆续续的,其他臣子也跟着点了头,只是有的眼中满是认同之色,有的仍带着几分犹豫,却在大势之下也选择了默许。

一时间,或坚定或迟疑的点头动作,如同点点涟漪在殿中缓缓扩散开来,预示着立储一事,终于来到尾声!

荣亲王爷得了众人的态度,当即转身面向盛帝,恭声道:

“皇兄,臣弟与诸公皆认可皇孙殿下为储,若您也正有此意,便眨眨眼,也好叫臣弟与诸公心中有数。”

“还是说,皇兄您心中尚无决断,又或是。。。。。。另有他选?”

话到此处,背对着众人的荣亲王爷,在盛帝面前露出了毫不掩饰的兴奋之色,仿佛只要盛帝驳了立赵元烨为储这一提议,皇位就要落到他手中去了。

盛帝适才听闻荣亲王一心拥护赵元烨,原心中还隐约打起了鼓。

可此时一看荣亲王脸上赤裸裸的贪婪与野心,当即飞快地眨起了眼睛。

荣亲王几不可察地弯了弯唇,让开身子,让榻前重臣清清楚楚看到了盛帝的回应。

“既然皇兄也属意烨儿,可谓皆大欢喜,福顺,速与本王并诸公前去拟旨!”

福顺跪在榻前,已良久没有声响,闻言一激灵,匆匆起身跟了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