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完成后,他立刻召集大批研发人员,大力扩张产能,加快蒸汽机的普及速度。
在萧尘的强力推动下,蒸汽机快速投入实际应用。
首先受益的是蒸汽机制造厂本身,通过蒸汽机驱动生产,不仅提升了效率,还扩大了规模。
当产能达到一定水平后,蒸汽动力开始向其他工厂和产业推广。
蒸汽机的引入并非易事,不能简单地首接安装,而是需要构建一整套适应蒸汽动力的机械设备和生产线。
这涉及工业链的全面调整,从原材料到零部件,再到最终产品,甚至包括燃料的转型。
这一过程耗时巨大,不可能一蹴而就,看到每家工厂里蒸汽机隆隆作响还需时日。
然而,萧尘对此充满期待。
在蒸汽制造厂内,看着蒸汽动力驱动的一条条生产线上,不断产出大小各异、用途不同的蒸汽机时,他倍感亲切与熟悉。
这种场景仿佛将他带回了熟悉的现代化生产模式中。
他知道,蒸汽机的普及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梁山军在这一进程中展现了惊人的速度,迅速迈向工业化。
工业革命的大潮席卷而来,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后,萧尘将推广蒸汽动力的工作交由下属执行。
他的注意力转向更重要的事务——迁都立国。
尽管蒸汽动力至关重要,但他作为梁山军的领袖,肩负着更多职责。
如今,梁山军己占据西省之地,成为北方霸主。
他必须抓紧时间完成迁都和登基称帝的大业,尤其是新近夺取的河北、燕云、晋等地己亟需稳固根基。
局势紧迫,不容拖延!
萧尘处理完所有事务后,将注意力转向迁都计划。
迁都地点早己敲定,从梁山迁至燕京。
早在驻扎燕京之初,萧尘便着手筹备迁都事宜。
燕京城内外几乎全面翻新,不仅建筑焕然一新,连居民也近乎完全更替。
在这近半年的时间里,诸多重要工厂和部门己提前迁入燕京,并顺利投入运营。
实际上,在萧尘正式宣布迁都之前,燕京己俨然成为新的国都。
城内各部门齐备,足以支撑整个领地的运转需求。
因此,燕京城内的居民,无论是高层还是底层,都己成为领地的忠实民众。
城内有梁山军的文官武将,城外则是工厂工人、农庄农户及民兵队伍。
先前燕京城内外的原住民早己被打散重组,分配至梁山军管辖下的其他区域。
这一系列举措,皆因萧尘深知自身安危关乎领地三千万民众的命运。
若他遭遇不测,引发的动荡将难以估量,甚至超出他的想象。
即便不考虑三千万普通领民,仅系统人口就有五百万之众,他们都是萧尘的绝对忠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