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映葭很快便择定了良辰吉日,哑姑作为萧成墨如今唯一的长辈,自然要先行一步前往祁国的书院,替新人张罗大婚所需的一应礼仪与陈设。
清晨,天色尚未完全透亮,院外的驼铃便叮叮当当响成一片。
沈成渊一袭长衫,哑姑则是挽好了发,用一只银色簪子固定。
两人将随身的包袱搭上驼背,再三叮嘱洛曦宁。
米面油盐的位置、药柜、银钱的锁钥匙、地窖自酿的酒。。。。。。
“小姐,我们这一去,最多月余便会回来,你在家里,一切小心!”
“哎呀,行了行了,你们快去吧,我知道的。”
确认无一遗漏后,哑姑这才翻身上骆驼,回头深深望着一眼在院门口送行的洛曦宁。
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小院蓦地安静下来,不过洛曦宁可没有时间来感受寂寞,因为她的第一次丰收即将来临。
月亮湾就犹如一柄刺入黄色卷轴中的匕首,轻轻划过之处,黄沙消失,绿意遍生。
沙漠小院到恶龙谷这一路,弯弯曲曲的月亮湾流淌而过,加上沙棘根系像是无数坚韧的矛,穿透沙地之中,抓住深处那稀薄的湿意,将寸寸流沙改造成可耕耘之地。
这里的地势原本贫瘠,表层不过两寸厚的沙土,底下便是干涸的砾石。
然而如今贫瘠的沙地却变成了足以媲美江南的膏腴之田。
洛曦宁用做实验用的,第一个便是短期能够成熟,且十分耐旱的大麦。
这个大麦种子是她从大渊找来的耐旱麦种,它最大的好处是耐旱早熟、生长到成熟期只有短短的六十多天,却能在沙壤里扎根三尺。
洛曦宁为了让它们能够更好更快地发芽,特意找来数十个陶缸,灌满灵泉水,将所有的大麦种子放入其中,那一晚上就听得“哔啵哔啵”的声响,那是麦种挣壳的微响。
才刚泡了一晚上的灵泉水,所有的麦种都吐出雪白发亮的芽尖。
也是她用来种植在月亮湾旁边,最多的一种。
蛮族率先将整片土地分为三部分,最外面种上胡麻和沙葱做防护,中间部分则是沙棘,最核心的腹地全部留给了大麦。
离洛曦宁最近的一块土地上,给她做工的蛮族女人阿乌勒,三十出头,高眉深目。
她的男人早年出去做工的时候死了,她便带着两个幼子,四处做工换口粮。
亚尔等人见她辛苦,便将她介绍给了洛曦宁。
如今她在洛曦宁这儿种大麦后,几乎把家安在了地头上。
白日里她带着两个孩子拔草、松土,夜里就只是点起一堆不大的火,住在离洛曦宁不远的茅草屋内。
洛曦宁每日可见她,领着两个孩子拔草、松土,用骆驼粪与月亮湾水调成的肥浆浇灌麦苗。
第十天,第一片针叶钻出来。
第二十天,叶鞘抱茎。
阿乌勒的大儿子第一次见麦苗,惊奇地直揉眼睛。小儿子则趴在垄沟里,用鼻尖去蹭那抹绿。
抽穗来得比预想更早。
接下来便是是灌浆期。
白天气温蹿到四十度,沙面烫得能煎蛋,可麦叶却绿得发亮,像抹了一层油。
蛮族人见麦苗长势很好,建议洛曦宁建粮仓,洛曦宁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