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渊钰那双沉稳有力的手,接过了那份象征着南渊王朝最高权力的传位诏书时,整个寝宫之内,康亲王南渊德、李光旭、张廷义三位顾命大臣,才真正地、如释重负地,长长吁了一口气。
国,有君了。
这根在风雨飘摇中几乎要被折断的定海神针,终于,重新立了起来。
“殿下,”康亲王缓缓起身,他看南渊钰的眼神,已经从之前看待子侄的慈爱,转变为了一种臣子看待君主的尊敬与忠诚,“先帝大行,国丧期间,事务繁杂,人心浮动,还需殿下尽快拿出章程,以安天下。”
南渊钰将那份沉甸甸的诏书,郑重地交给身旁的铁牛,示意他用生命去守护。
然后,他才缓缓转过身,看向三位老臣。
他的目光,平静而深邃。
“皇叔,两位大人,”他开口的第一句话,便让三人心中一凛。
“在我离开京城的这段时间里,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朕要知道……所有的一切,一个细节都不能少。”
他用了“朕”这个字。
并非是迫不及待地彰显身份,而是一种承担责任的宣告。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康亲王南渊德,将太和殿那场血腥的鸿门宴,定国公徐阶的最终伏法,皇后徐氏被废黜打入冷宫,以及后续对整个京城定国公府残余势力的清洗过程,一五一十地,向南渊钰做了详尽的禀报。
当听到清丝坊那晚血战,听到那几位忠心耿耿的影卫,为了保护绣娘们而壮烈牺牲时,南渊钰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之中,闪过了一丝难以抑制的悲痛与杀意。
当听到定国公徐阶在临死前,还在用南境的战局来威胁皇室时,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冰冷的弧度。
当听完所有的一切之后,他久久不语。
整个寝宫,再次陷入了沉寂。
三位顾命大臣,都在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这位“准新君”,做出他归来之后的第一道决策。
“传朕的……第一道令。”
良久,南渊钰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第一,所有在此次京城之乱中,为守护小筑、守护清丝坊而牺牲的影卫、护卫,皆以‘御前带刀侍卫’之仪,追封‘忠勇校尉’!厚葬于皇家陵园之侧!其家人,由康亲王府……不,是由内务府出资,奉养三代!赐‘忠勇之家’牌匾,世袭罔替!”
“第二,即刻为镇南王皇叔,举行国葬!以最高规制,追封其为‘忠武亲王’!将其生平事迹,写入史册,昭告天下!让所有南渊子民,都记住这位为国镇守边疆一生的……无双国士!”
“第三……”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以朕镇南大元帅府的名义,下令南宫桀,率三万黑甲玄骑,即刻秘密回京,于京郊待命!任何人,不得阻拦!”
这三道命令一出,康亲王三人的眼中,同时爆发出璀璨的光芒!
第一道令,是为收拢人心!他告诉了所有追随他的人,他南渊钰,绝不会忘记任何一个功臣的鲜血!
第二道令,是为占据大义!他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他敬重忠良,他这一脉,才是真正的正统!
而第三道令,则是在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地方,布下了一招足以定乾坤的后手!
就在南渊钰这三道命令,刚刚通过顾命大臣的渠道,开始执行之时。
京城之中,那股被暂时压制下去的暗流,终于再次开始涌动了!
一些自以为隐藏得很好、并未在第一时间被清洗的徐阶远亲和旧部,在得知皇帝驾崩,而传位诏书竟然是传给了一个“毫无根基”的七皇子之后,他们不甘心就此失败的野心,再次死灰复燃!
“一个来历不明的野种,也配继承大统?”
“没错!先帝病重,神智不清,那份遗诏,定是康亲王那老贼伪造的!”
“国不可一日无君,当立嫡长!我们应当拥立被废的大皇子复位,以正国本!”
各种各样充满了煽动性的谣言,开始在京城的宗室和一些底层官员之中,悄然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