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点头,一边从身上掏出一堆文书,一边开口道。
“启禀陛下,臣”
贾琮将除了南宁侯、贾珍父子之外,其他人认罪认罚的文书,都交给了皇帝庆云北。
顺便,贾琮将自己在监察卫干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其实,没有任何隐瞒,就连孙绍祖是如何弄死的,贾琮都说了出来。
龙椅上的皇帝,一边听着贾琮的陈述,一边拿起贾琮送上来的文书。
看着认罪书,保证书,还有大笔银子的罚款书,皇帝庆云北眼神中不由得闪过一丝精光。
无论哪个时代,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银子就是代表着生产力。
哪怕就是皇帝,面对加在一起足足有几十万两银子,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虽然征北军大捷,但是大虞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如今,大虞上下最缺的是什么,皇帝最缺的是什么?
银子!
除了银子之外,皇帝庆云北对贾琮分化瓦解南宁侯那群人的手段也很满意。
有了这些人的罪证,就相当于有了他们的把柄。
有了把柄,皇帝庆云北自然有办法拿捏他们。
皇帝庆云北作为帝国的掌舵者,总揽全局。
作为皇帝,庆云北处理政务的时候,不可能像贾琮那般嫉恶如仇,觉得南宁侯那群人通敌卖国,就该全部处死。
治国最重要的就是平衡。
南宁侯那群人,他们本身就是勋贵,杀之必然引发朝廷动荡。
皇帝庆云北虽然也恨他们通敌卖国,但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杀了这么多勋贵。
所以,皇帝庆云北才会有前日,对贾琮的责罚。
前日的责罚,皇帝庆云北虽然没有很明确表达自己的目的。
但作为一个皇帝,庆云北不可能事事说通透。
至于贾琮能不能理解皇帝的目的,那就得看贾琮个人的造化了。
看得懂,那就说明贾琮可用。
看不懂,那就说明贾琮不是皇帝庆云北要的那把刀。
很显然,皇帝庆云北眼神中闪过的精光,说明了贾琮理会到了皇帝庆云北的心意。
也是因为贾琮做对了,哪怕皇帝庆云北听到孙绍祖被杀死,眉头也只是皱了皱。
在足够大的利益面前,死一个世袭千户,并没有让皇帝庆云北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