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薇早上来到学校,还没到实验室呢,就听到了杜小龙和黄芩说话的声音。看来她还是猜得没错,这俩终究还是放不下研究课题,提前结束假期回来了。
虽然这对研究来说是好事,但她这个导师,还是要必须关心两人的个人生活问题。
“沈教授,我们都回来了。”刚到办公室门口,杜小龙就迫不及待地道,“咱们今天就开始新课题吗?”
“新课题不急,”沈薇在椅子上坐下,问道,“你俩先跟我说说,这次回老家事情都办得怎么样了?”
杜小龙明显一愣,随即对黄芩道:“你先说。”
“我家里也没什么事,”黄芩道,“还多亏沈教授您给了我那么多奖金,我弟弟妹妹们现在都在好好的上学,学习成绩都挺好的。我还给家里留了一些钱,我爸妈说都回存着。只是……”
“只是啥?你快点说啊。”杜小龙比沈薇还要着急,“是不是你们村的那个家伙,又想让你跟他结婚?”
杜小龙说的那个家伙,是黄芩还小的时候,家里给她定的娃娃亲。
这种事在以前太常见了,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大家的思想素质快速提升后,国家又坚决反对包办婚姻,提倡自由恋爱后,什么娃娃亲后面自然都不作数。
黄芩之前说起过这事,沈薇当时也给她出了主意,让她不要理会就是了。
“不是这事。”黄芩道,“只是我去我弟弟妹妹的学校看了,那上学条件比我以前还要艰苦,好多房子都快塌了。我想出钱给修几间教室,但问了一下修一间教室,加上桌椅板凳至少要五六百块。”
沈薇稍微有点意外,没想到黄芩自己读书成才了,还没忘要支持一下家乡的教育事业。
遗憾的是她的经济实力不够,估计心里也挺难受的。
不过有钱有有钱的办法,没钱有没钱的方式,于是问道:“你老家是哪儿来着?”
“桂省。”
沈薇想了想,桂省是个风景如画的好地方,但现在发展旅游业不现实。
那么只能通过土特产想办法了。
她倒是有一个不错的想法,于是道:“你们那儿是不是有很多木薯?”
“对。”黄芩道。
“木薯跟红薯一样吗?”杜小龙是北方人,没见过这东西,便问,“能不能吃?”
“吃是可以吃,但现在有了粮食,一般就不吃太了。”
“为啥啊?”杜小龙问,“现在全国粮食也不算很富裕吧?”
“因为弄不好就会中毒。”黄芩道,“我们那儿有不少人吃木薯中毒的,还有几个丧命。”
杜小龙抽了抽嘴角,这么危险的东西,那看来跟红薯还是不一样啊。
“这样吧黄芩,”沈薇道,“正好我需要大量的木薯,你给你家里写封信,让你爸妈和村民有空的时候,多去山里挖一些放着,等到了初冬的时候我跟你去你老家收。”
“沈教授,木薯不值钱的,在我们那儿到处都是,根本就没人要。”黄芩道,“您要是有用,我让我爸妈帮您多挖点就行了,不用专门出钱买。”
“我是长期都要用。”沈薇道,“而且付出了劳动,哪有不给报酬的道理。再说我也不完全是为了我自己用,我打算先去你们那儿看看,如果可以的话,在你们那儿建立一个木薯种植基地,以后专供给我使用。这样你们村子里有了钱,就能够给学校盖房子了。”
黄芩瞪大眼睛,她没想到沈薇绕了一圈,竟然是为了完成她的心愿。
“谢谢您沈教授,我今天就给我爸妈写信!”
问完了黄芩的事,沈薇把视线落在杜小龙身上:“该你了。”
“我……我没啥好说的啊……”杜小龙打着哈哈,道,“就回去玩了几天,去山上翻了翻蝎子,摘了点酸枣……”
“说重点。”沈薇道,“你相亲的事怎么样了?”
一问到这事,杜小龙就像喉咙上卡了个鸡蛋一样,最后还是挠挠头,道:“唉,别说了,那哪里是相亲啊,那根本就是在卖牲口!可能是女方那边听说我在京城的大学上班,能够赚到钱,开口就是两千块彩礼,还不给陪嫁。还要求在京城有一套房子,结婚后还不能跟我爸妈住一起,还要什么四转三响,每个月工资还要上交……”
沈薇:……不是,这个时代也有这样的人家吗?
“节哀顺变吧。”沈薇笑着道,“不过别灰心,这个世界上不缺好的女人,只缺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沈教授您说得对!”杜小龙道,“我一定会找到我喜欢的姑娘,而且必须是个好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