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贡院风云
圣武元年春,北京贡院前人头攒动,三千名身着新式制服的学子列队而立,腰间悬挂的铜牌在朝阳下泛着冷光。
“咚——!”
九声钟响,贡院朱漆大门缓缓开启,门楣上高悬的匾额已不再是“明经取士”,而是武帝关火华亲笔题写的“格物致知”。
礼部尚书王文焕立于高阶之上,声如洪钟: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科不考八股,不论诗赋,只问实学!天文、地理、算数、格物、大学、墨法六科取士,择优录用!”
1。天文科
考场中央架设三台青铜浑天仪,考生需测算今日日食精确时刻。来自广州格致书院的林墨转动仪盘,突然举手:“监考官!《崇祯历书》推算有误,学生请求校正!”
2。地理科
巨型沙盘再现西域地形,要求标注最佳行军路线。边军子弟赵破虏抓起染料的木勺,直接泼出条横穿沙漠的弧线:“走直线是送死,得绕罗布泊!”
3。算数科
试题竟是海军炮击仰角计算。福建船政学堂的郑海生咬破手指,在草稿纸上列满微分算式(新引进的泰西算法)。
4。格物科
拆解一台蒸汽机模型,指出故障点。江南制造局的学徒沈铁徒手拧开螺栓:“气缸密封圈装反了,怪不得漏气!”
5。大学科
策论题目《论君主立宪与中央集权之优劣》,吓得老学究当场昏厥,却被关火华朱批:“朕就要听这等逆耳之言!”
6。墨法科
考生需在半个时辰内绘制连发铳改进图。兵器坊匠户之子张火器的图纸被暗影卫连夜送进军机处。
国子监祭酒孔继汾带着三百儒生跪在午门外,高举《四书章句集注》哭嚎:“祖宗之法不可变啊!”
武帝的批复通过扩音筒传遍全城:
“宋儒朱熹注解《大学》时,可曾算过地球周长?可曾造过蒸汽巨舰?既无实学,何以治国!”
话音刚落,贡院内突然传来轰鸣——考生们正在试验电磁感应装置,蓝白色的电弧照亮了孔继汾惨白的脸。
放榜那日,两个场景载入史册:
1。金榜题名
-头名徐光启(徐光启曾孙,上海新学堂出身),因改良航海罗盘获钦点工部主事。
-榜眼宋应星(《天工开物》作者族裔),以《论杂交水稻之可能》震动农部。
-探花竟是女扮男装的陕西学子王贞仪,其《月食成因说》被钦天监争相传阅。
2。落第者的新生
-落榜举子黄宗羲在客栈怒焚《五经正义》,三日后出现在广州船厂设计室。
-更惊人的是,暗影卫在榜单最末发现一行朱批:“落榜者中通晓泰西语者,可赴海关译馆任职。”
深夜的紫禁城,关火华翻阅着最终录取名单轻笑:
“知道为何朕允许三十名旧儒子弟入选吗?”
侍立的太子关乾坤猛然醒悟:“是要他们……把新学带回士族?”
“不错。”武帝推开轩窗,望着贡院方向,“当孔圣后裔都在研究蒸汽机时,天下还有谁敢说‘奇技淫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