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矿泉水换黄金:红五星助我暴富! > 第197章 丝线与硝烟(第1页)

第197章 丝线与硝烟(第1页)

仓库里,妇女们借着油灯的光开始穿针引线,丝线穿过丝绸的声音,和战士们的鼾声、远处的虫鸣交织在一起,像首笨拙却顽强的歌。

他知道,找出内鬼、完成外贸订单、进攻总督府还有无数硬仗在等着。

但此刻看着眼前的一切,赵烨突然笑了。

那些在现世周旋的疲惫,那些穿越时空的眩晕,都在这真实的人间烟火里,找到了意义。

天刚蒙蒙亮,粮站的院子里就热闹起来。

妇女们围着铺开的素面丝绸,手里捏着五颜六色的绣线,眼神里既有好奇也有忐忑。

赵烨让林鸿辉找来两个曾在苏州做过绣娘的妇女当师傅,此刻她们正手把手地教大家打底针。

“先沿着这道线绣轮廓,针脚要匀,像纳鞋底那样”张婶的声音带着吴侬软语的温软,她卷起袖子露出胳膊上的疤痕,

“现在绣这个,是为自家人换口粮,值当。”

一个梳着麻花辫的姑娘不小心扎到了手,血珠滴在米白色的丝绸上,像朵绽开的小红花。

她慌忙用袖口去擦,赵烨递过块酒精棉:“别急,慢慢练。今天绣不好还有明天,粮食管够。”

姑娘红着脸接过,手指却更快地穿梭起来。

赵烨看着她发颤的指尖,突然想起邱丽娜发来的订单照片。

欧洲客户要的是绣着牡丹和喜鹊的手帕,工艺不算复杂,但要赶在月底交货,至少得有五十人同时开工。

“林鸿辉,”他转身对正在清点药品的副营长说,“再去找找看,防空洞里还有没有会针线活的妇女,告诉她们来这儿干活管饭,还能攒粮食带回家。”

林鸿辉刚走,负责岗哨的战士就跑了进来,手里举着张揉皱的纸:“赵哥,这是在铁丝网外发现的,用石头压着。”

纸上是用炭笔写的歪歪扭扭的字:“鬼子在西边山头建炮楼,傍晚看见三辆卡车运弹药。”

字迹被露水洇得发毛,显然是半夜塞进来的。

赵烨捏着纸的边缘,指节泛白——冈村宁次果然没走远,这是想把他们困死在粮站。

他快步登上粮站的阁楼,举起望远镜向西望去。

晨雾中隐约能看到黑黢黢的山影,山坳里似乎有反光闪烁,像是铁皮屋顶。

赵烨数了数,从粮站到山头约莫十里地,中间是片开阔的稻田,现在成了光秃秃的泥地,根本无险可守。

“把重机枪架到阁楼上来,”赵烨对跟上来的机枪手说,“再派两个人去西边侦查,看看炮楼的具体位置和兵力。”

回到院子时,他发现妇女们的绣活己经有了模样。

张婶手里的手帕上,一朵半开的牡丹正渐渐成形,针脚细密得像模子刻出来的。

赵烨蹲下身,看着丝线在丝绸上流转,突然觉得这纤细的线,竟和战场上的铁丝网有些像,都在编织着什么,一个是求生的希望,一个是死亡的牢笼。

中午分发午饭时,赵烨特意多给每个妇女加了块压缩饼干。

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媳妇红着眼圈说:“长官,俺们家男人昨天还在说,要是能攒够粮食就带着娃去投奔亲戚。现在看来,跟着您干,才最安心。”

这话让赵烨心里一暖,却也更觉沉重。

他走到仓库角落,调出系统界面。【古董兑换】的图标闪着微光,他摸出块和田玉佩——这是从日寇军官的行李箱里搜出来的,玉质温润,上面刻着“武运长久”西个字,此刻看着格外讽刺。

【检测到可兑换物品:民国和田玉佩,是否兑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