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412章 地产霸主(第2页)

第412章 地产霸主(第2页)

长子,肯定是要和父母居住的。

所以深水湾79号,既是祖宅和陈光良和严人美的住宅,也是陈文杰和庄元贞的新房。

陈光良说道:“不等他们,今年底左右我们就住进来!”

蒋梅英说道:“那我明年搬!”

严人美取笑道:“怎么,你还担心我找事不成?”

比大房先搬新房,好像也是个事!

蒋梅英回道:“切,我这是觉得让这里透透气也好。”

说是如此,实际上也是尊重严人美的这个大房,减少矛盾。也只有在床上,她蒋梅英才会骑在严人美的身上,无大无小,有大有小。

陈光良没有参与两人的话题,他在想一个问题,半山区的那些洋房,以后肯定要建高层豪宅的;那他还有三子一女,以后长住香港,也就是和严人美剩下的四个孩子,以后该住哪里?

很快,他便笑了笑,考虑那么多干什么,以后香港的豪宅地盘多的是,例如石澳、山顶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房的子女,倒是不需要在香港购入太过豪华的别墅,以后有个独幢别墅就行了。

春节过后。

一天,严宽向陈光良汇报了一件事:“老板,现在官地拍卖会上,很多地产商在‘食饼仔’,我们若是不参与,就把我们的价格顶高!”

陈光良询问道:“何为‘食饼仔’?”

严宽介绍道:

“比如港府要拍卖一幅地,a可能是独力竞投,b可能也是独立竞投,c可能是几个人合作竞投,有实力的就独资,没实力的就几个公司合伙叫价,d根本无心买地,却也来凑热闹参与竞投。这幅地本来1000万才可以投得,没有这1000万的人,一般不敢叫价;因为若真的投到,拿不出钱来怎么办。于是,有人就找后援,姨妈、姑姐也叫出来。

好啦,开投了。假如abcd四方竞投,从500万开始叫价,600万、700万,叫到差不多的时候,当中就会有人即场商量‘不如我们投回来再投过啦’。

于是大家来了妥协,某方叫到750万时,另外三方就不叫价了,750万成交。

之后,abcd四方随即找个地方坐下来,重新把这幅地拿出来竞投。好了,再次叫价,叫900万时,cd不叫价了,只剩下a和b。900万和750万之间的差价150万,四方平分,每方分得30多万

接着,a和b再竞投,a叫价950万,b可能就放手了。这幅地最终由a以950万投得,而950万与900万之间的差价50万,再由a和b平分,每方分得25万。

“整个过程,就是大饼分小饼,你吃一块,他吃一块,大家都有好处。a以较便宜的价钱投得地盘,其余三方也得到利益。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abcd是一伙的,但突然有个e出来,老是去顶,叫高价,把地价顶高,结果最后投得地盘的人就要出高价钱了。”

听完这些,陈光良直接说道:“我们不参加食饼仔,他们愿意顶就顶,总之只要有利润,今年上半年,要拿三四个地盘开工。”

“嗯,他们邀请我们,我也没有同意。”

陈光良随即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地价炒高,对我们长江实业集团也有好处,而且还能洗涮出去一批不合格的置业公司呢!”

严宽惊讶了一下,合着老板又在‘算计’什么?

莫非,香港的地产有大跌的风险?

陈光良确实有这种心理,但他不算主动去算计什么,只是已经参与其中。

由于长实集团手握大量的地皮地盘,且新界这个年代根本不会去开发地产,所以港岛和九龙的资源本来就稀缺,那么地皮价格肯定比前世贵一些;

其次,霍英东、廖宝珊、张玉良、恒生银行(也投资地产)等,实际上被陈光良的出现,削弱了实力,那么他们抗风险的能力减弱。

最后,如今香港经济又比前世好,地价自然涨得更厉害。

那么这一波的‘地产暴跌(1958)’,一定有更多的人因此倒闭,像李康节、陈德泰这些,说不定就彻底倒下来;还有一部分,从地产中开始变得谨慎,像恒生银行的何添、廖创兴银行的廖宝珊、张玉良等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