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423章 技术产业(第1页)

第423章 技术产业(第1页)

回到香港后,陈光良随即投入到工作当中,虽然他一向是‘抓大放小’,但不代表他就真的‘放小’。

所谓‘放小’,不是放掉小生意,而是在细节上交给属下去做。

这一天,陈光良便来到旺角,视察了连卡佛百货与环球贸易合资的‘惠康超级市场’门店,这是两大集团企业的子公司间的一次合作。

连卡佛百货、环球贸易都拥有丰富的‘供应链’经验,故两家企业的强强合作,非常的完美。

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惠康超级市场’已经开了三家超级市场,都是在香港属于较大规模的零售店。

走进旺角的惠康门店,里面的客人比较多,一看就知道非常的成功。而整体的布局,更是和后世的超级市场差不多,包括货架、小推车等,以及商品的布局和品种,都已经是现代化超市的水平。

比起美国,惠康超市都更先进。

“老板,这家门店主要是以小区居民为主,我们在生鲜、米油、牛奶等商品上,加以重视所以,这家门店的生意非常的好,每日营业额可达”

惠康超市的总经理王守元,在一旁陪同考察。

他原来是环球贸易旗下连锁零售店的高层,经陈光良亲自的点名,担任惠康超市的总经理。

而陈光良的另外一边,则是以为英籍管理层布鲁斯,他是连卡佛百货管理层,也被委任惠康超市的副总经理,负责供应链。

连卡佛百货在西方采购及贸易上,拥有者优势;而环球贸易在亚洲采购贸易上,拥有优势。

强强联手。

“恩,超级市场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但一定是未来的零售业最大的模式。但此时,不管是英国,还是美国,也都还处于一个萌芽阶段。我们惠康能不能率先发展起来,就看你们管理层能不能带出一个优秀的团队。”

就模式而言,陈光良已经将终极版本拿出来,剩下就该是这些属下的事情。

“是,我们一直有在完善工作,尽力做到最好。”

陈光良反问道:“那你觉得,想做好惠康超市,需要那几方面的工作?”

王守元当即说道:“供应链、服务。供应链方面,主要是获得商品的多样化,以及控制商品的品质和成本服务上,我们需要沉下心,做到让客人满意”

“既然你们很有信心,那就去新加坡开一家超级市场吧!”

“是”

将惠康超市做好,将来的和记黄埔就已经没有那么重要。

毕竟,和记黄埔前世的优势是:港口、零售,而如今,环球集团正在积极推动香港的货柜码头事业,肯定要率先进入的;而零售领域,和记黄埔除了屈臣氏,目前也并没有其他的。

当然,不重要归不重要,如果能收购下来,将来也是必须争取的。

时间来到1958年。

在过去的一年(1957),香港的‘港产品’出口,超过‘转口贸易’,成为一大新闻。

这标识着香港从一个转口贸易的地区经济,变成工业生产为主的地区经济,是一件非常值得祝贺的事情。

而这个事情,比前世大概提前了三年时间。

无疑,长江工业集团是其中最关键的代表,其次的原因还有就是这一世来港的沪市工厂主更多(裙带效应)。

长江工业集团再次创造记录,获得足足5000万港币的利润,仅塑料花一项就获利1500万港币。

在这一阶段,工业比地产更赚钱,而且赚的多得多。

前世,在五六十年代,开工厂也是不输给做地产,只是很多大工厂主没有及时转变,进入地产行业。但只要进入地产行业,无疑都是属于大地产商了,象是陈廷骅的南丰集团,李家成的长实集团,都是从工厂主转变成地产商。

元旦过后。

在华泰塑料厂的会议上,陈光良主持会议。

总经理苏东生汇报道:“塑料花在过去的一年,出口总额在5亿港币左右,预计占全球的95份额。份额,出口总额超过5000万,利润率在30”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