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424章 地产计划(第2页)

第424章 地产计划(第2页)

原本,陈光良对珠宝黄金领域,也不甚热衷,毕竟创立新品牌,未必有周大福、周生生吃香。但随着连卡佛珠宝的成立,让陈光良看到曙光。

连卡佛,这是个已经108年的老品牌,而从2年前开始做珠宝首饰时,也受到香港富人、名人的追捧。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做钻石呢!

说不定,还可以做香港最大的钻石出口商(转口贸易)。

开完连卡佛的高层会议后,陈光良又召开了长实集团的高层会议。

“长实集团接下来的商业项目中,除了铜锣湾百德新街的项目外,亦准备中环的长江广场,两个都是大项目啊!”

百德新街项目,包含四座住宅公寓大厦、一座酒店大厦、一座百货大厦、一座写字楼大厦、一座购物中心大厦。就规模而言,已经接近前世的新世界中心了。

就是百德新街的占地面积,也已经25万平方尺(后又购入一幅三角地段,准备兴建购物中心),前世的新世界中心占地40万平方尺。

综合而言,百德新街项目对目前的香港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投资。

至于中环的长江广场,虽然总面积就4万平方尺,但却因为地段和造价,自然也是一个庞大的项目。

稍后,严宽说道:“乌节路的董家百货已经准备开业,我们是不是要在新加坡乌节路也准备”

陈光良思考一番后,说道:“等60年代来临,我们再考虑在乌节路建一座商业综合体,既然我们没有去争第一个,但我们要争最大的商业综合体。”

长实集团在新加坡的乌节路,拥有四幅地皮,总计面积六十多万平方尺。除了准备建香格里拉酒店外,还有三座商业综合体的地盘。

稍后,陈文杰也发言道:“百德新街的项目,百货大厦部分是准备引进连卡佛百货,还是旗下的大新百货?”

自家拥有两个百货公司,他认为引进理所当然。

但陈光良马上否决道:“我决定引进日本的百货公司。我常年去日本,发现日本的服务业是最坚持顾客至上的地方,而日本的商品比香港更全,而且更加物美价廉。所以,准备引进日本的大丸百货吧,这也是对香港百货产业的一个促进。”

众人非常意外,放着自家两个百货公司不引进,居然要引进日本的百货公司。

但老板又说的很有道理。

“好的”

陈光良笑道:“大家不要过度担心,百货只是一种模式,但他最终会被购物中心取代。所以我们长实集团,要好好的研究购物中心,而非在百货上面投入太大。自主购物,才是未来零售业的天下!”

“是,老板”

大家一下信心大增!

购物中心的理念,至少在亚洲,是他们长实集团率先准备的,中环的长江广场,便是重点项目。当然,还有商业综合体模式,他们长实集团也在做研究,百德新街便是一个项目。

百德新街这个商业综合体,和后世商业综合体的区别在于,它是一个开放式的商业综合体,毕竟它占地是百德新街的半条街,是一个长方形。

在这一时期,地产商卖楼花,基本都是通过律师行收取和管理买家预付的钱,即律师行是买家的信托人,可从买家的利益出发决定是否把钱放给发展商。

很巧,李康节的联合公司和陈德泰的公司,都是委托的近律师楼收取买家的钱。

在地产出现危机的形势下,律师楼听信一些人的话,决定冻结买家的钱,不发给李康节和陈德泰。

这样一来,李康节和陈德泰等人,既无钱继续兴建已经动工的楼宇,也无钱缴清地价,进退两难,公司濒临破产边缘。

最先坚持不住的是李康节的联合公司,直接倒闭清盘,甚至担保人何贤还被到处逼债,还是中银出面,救了这个爱国奥商。

紧随其后的事陈德泰,整天忧心忡忡,神情恍恍惚惚,吃不下,睡不着,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有时还借酒消愁。

霍英东见状,很担心他会想不开而自寻短见,于是天天陪在他身边,白天陪,晚上也陪。

一天。

已是夜深时分,霍英东陪陈德泰散步,开解他。两个人忘记了已是深夜,也不知道要走到哪里,只是漫无边际地走着、走着几个小时之后,他们居然走到了飞鹅岭。两人接着爬上山去,坐在山上,或聊天、或静坐,而陈德泰,却不时对着星空低吟,或对着香江夜景扼腕长叹

“陈生,因为你的数额太大,如今能救你的,只有平安银行和汇丰银行。我建议你写封信给他们,看看如何解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