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 第251章 兴办教育(第2页)

第251章 兴办教育(第2页)

与日耳曼帝国合作建设华东工业大学和东南理工大学,此外还有十二所技术工人学校,由日耳曼提供师资力量。

与美利坚国的教育会谈也将在今年四月份举行,到时候至少涉及两所大学的成立。

当然了,目前需要投入最多的还是中小学建设,林克勤计划在各大城市刷先开展小学强制教育。

一方面,委员会将抽调资金用来补贴小学学费,让大部分人能负担地起小学学费。

另一方面,只要是委员会体系内的,无论是政务员、工人还是租种委员会土地的农民,都必须将孩子送去小学上学。

农民送孩子上学,土地租金将由三成产出降为一成产出,双职工家庭可以提前下班去接孩子放学。

根据委员会最新指定的城市评价,将城市划分为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和小型城市。

林克勤今年就要提出议案,要求大城市必须建设至少五十所中学和一百五十所小学,中型城市必须建设三十所中学和九十所小学,小型城市必须建设十所中学和三十所小学。

每个县城都必须有一所中学和三所小学。

林克勤对于教育部的要求是今年小学在校生必须突破四百万人,中学生必须突破一百万人,第一批五百万元的教育专项基金已经打到教育部的账户上了。

为了支撑这一庞大的教育计划,林克勤向蔡延年保证,今年至少还会有两千万元教育专项基金。

这也让蔡延年松了一口气,也被这么庞大的教育计划所激励。

从西南办教育开始,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可以说教育资源虽然紧张,但是始终没有缺过。

哪怕是战争时期,教育部的款子也一直没有断过。

其实林克勤也是有些无奈,他其实最想搞得全民义务教育,但是手头上没有那么多钱。

工业和战争就是两只吞金兽,大量的资源都要投入这两个领域,因为没有这两个领域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委员会现在这么广阔的统治区域。

现在华夏小学适龄儿童是七千万人左右,而林克勤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先让至少百分之十的人接受小学教育。

也就未来几年,每年小学生的在校生数量将会以一个恐怖的速度增长,大量的中学毕业生也会被引导着进入学校承担教学工作。

等着欧洲那边打起来,自己这边就可以充当印钞机的角色了,大笔的资金汇入会反哺各个行业。

工业的发展也会带动其他各行各业的腾飞,之前一直吞钱的巨兽会化身为印钞机。

林克勤的想法是,在一战结束时,至少要推动建设上千所小学,推动小学生在校数量突破一千五百万人,中学生在校数量突破六百万人,大学生在校数量突破一百万人。

大量有知识的学生投入社会又会反哺工业的发展,形成一个正向发展的循环,这样一来,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这么一个庞大的计划必然离不开巨量的资金投入,在告诉蔡延年这个想法时,蔡延年也是为这么一大笔花销感到不安,但还是选择相信委员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