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嫂子:“各家有各家的难处,我家那口子,是主要的就是不顾家,他在外的时候我都担心着,生怕出什么事。我记得前些时候镇上要查什么贼,死了好几个呢,镇长也没补贴多少。咱镇上兵少,一有什么事就要叫他们上,危险着呢。”
月晴来了兴趣:“查贼?什么时候的事呀,这两天我也听石将军他们说在查珵国人,是不是跟他们有关?”
“不是这段时间,方镇长查珵国人的事情我也知道,我家那口子跟我说过。我说的不是这事,是以前的事,有个大半年了,说是要查什么贼,派了不少人上山。”
“大半年?”
月晴下意识重复。
据阿虎他们说的,他爹死了快一年了,这个时间对不上。不过也有可能是方镇长后期找人查探的。
“是啊,具体什么贼我就不清楚了,对了听你提起石将军,你们和那位将军很熟悉吗?”
侯氏来劲了,“也不算熟悉,就是认识而已,不过我们在河西村的大院子是石将军帮忙给盖的。”
“石将军还给你们家盖大院子?”
“是啊,石将军带来的工匠就是不一样,院子盖的很是气派,可惜我们赵家人口不多,哪里住的过来。这不,我闺女又带着几个小个住到镇上,老二老三又都到镇上读书,村上这么大的院子就没几个人住。”
刘嫂子感叹:“哎哟,那大院子盖好得不少银子吧。”
“没多少,几百两银子而已。”
月晴听侯吹嘘,心底想笑,刚才还在为孩子上私塾的钱而抱怨贵,这会儿都显摆起来了。
刘嫂子心里则想到底谁才是村子里出来的。
就这么东一句西一句的聊着,侯氏觉得差不多了,别说跟刘嫂子说话真舒心。
刘嫂子一听便知道她们打算走了,客气的说道,以后要常来。
接着侯氏又客气了几句,刘嫂子一家便高高兴兴的把他们送了出来,临走时他男人拿了些蔬菜递给侯氏。
以往若是月晴他们会觉得他们回礼很不错,但侯氏却觉得这家人挺小气,跟自己带来的礼相比,一点青菜寒酸了些。
回去的路上,侯氏道:“还以为镇上的人有多厉害,这还不如咱们赵家呢。”
月晴纠正她:“娘,那是因为咱们赵家最近过得好,你得想想以前。”
“我闺女说的对,咱们赵家能有现在的日子,可都是我闺女的功劳。”
“娘亲,咱们得珍惜现在的生活。如果不想回到以前的日子,我们还得加倍的努力。我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镇上好好做生意。
娘亲,你需要做的,就是在镇上找一些好的人家。要是二哥和三弟娶的媳妇儿都是镇上的大户人家,你以后的日子可就不用愁了。”
侯氏在心里幻想了一下,觉得月晴说的很有道理。
“今天看的这个孩子虽然好,就是太小了些。”
“有女儿的人家多了,反正娘亲这两天在镇上住,没事儿就转转呗。”
侯氏连连点头。
就这样侯氏在镇上安顿了下来。
小四不知道疯哪去了,天快黑了也没回来,侯氏有些着急。安排赵承启出门去找。
小院里众人都挺着急。
赵承启刚出门儿,就把小四找回来了。
侯氏把小四叫到了跟前,问他跑哪去了?
月晴这两天看着小四也觉得不顺眼,他感觉怎么也管不住他了,就在一边耐心的看着侯氏教育他。
一问之下才知道,小四跑浅园去了。月晴心道,她回来的时候怎么没遇到小四,估计两人是错过了。
月晴:“那么远你怎么跑过去的?”
“别小看我,这条路我很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