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
朱吾适提醒道。
“要想搞定盐商,就要大力发展经济,发展交通。
如果大明很富裕,不管是朝廷还是百姓,都很富裕。
如果大明每一个城市都有水泥公路,有铁路。
盐商根本就不算问题。
人工成本,运输成本,腐败问题,就业问题。
这些问题归结到一起,就是经济问题和交通问题。
如果有铁路直通边关,哪怕慢一点儿,时速不超五十。
节省的运输成本也是海量的。
至于就业问题,那也不是问题,商业繁荣,就意味着就业机会增加。
看看现在的江南地区。
出海需要人手吧,盖房子需要人吧,养蚕织布,种茶,烧制瓷器,都需要人手。
货物运输也需要人手。
我简单的开通了大明跟欧洲的贸易,提供的就业岗位就不少于十万。
一个西湖改造计划,也直接或间接的提供了上千岗位不止。
关键是,朝廷花钱了吗?不仅没有花钱,还赚钱了吧!
所以啊,咱们还是要搞商业。
当然农业是根本,不能说咱们百姓都有钱了,却无粮食可买。
你这次出来就多走走,多看看,回去以后继续大力发展农业,同时跟朱标一起学习经济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学。
咱们未来的目标就三个,多种粮食多赚钱多修路。”
朱元璋对此表示认可。
这也是他的目标,无非就是多了个多修路。
朱元璋这家伙,永远都不缺少激情。
他一把搂住朱吾适的肩膀,兴奋的说道。
“贤弟,让咱们大干一场吧!”
朱吾适拍开他的胳膊。
“谁要跟你大干一场啊,你太恶心了!”
朱元璋跟朱吾适和蔡总在一起待久了,对于朱吾适这些隐晦开车的话也能做到秒懂了。
朱元璋被朱吾适一开导,马上就想通了。
朱吾适怀疑就算没有自已开导,他也能想通的。
“走吧贤弟,昨天太晚了,啥也没看清楚,今天咱们好好逛逛扬州城。”
朱元璋此时的心情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