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当即过去将青年搀扶起身:“壮士言重了,此番本就是部下过错,我只是举手之劳救下你,你们无需感谢。”
“将军,我虽是个粗人,但却知恩图报。如不是将军,我性命恐早就没了。还请将军收下我,我也好日后报答将军救命之恩。”
“是啊将军,你就留下我儿吧。我儿虽无大用,却有一把子力气,也可为将军牵马执蹬。”
老妇人也在一旁劝道。
李牧见母子二人极其真诚,又见壮汉眼神期盼,当下询问道:“不知你叫什么?在魏国担任何职务?”
青年当下拜道:“小人贱名邓艾,义阳郡人,从小丧父,与老母相依为命。从在新野讨生活,后迁徙至颍川,从一小吏。此番被义军所截获,一路裹挟至此。如不是将军搭救,恐性命早无。”
青年正是邓艾,他在魏国从一小吏,被叛军裹挟,来到叶县。
被李牧搭救后,因李牧细心照看,母子心存感激。尤其是母子二人这些年遭受多少冷眼相待,李牧身份尊贵尚且还能如此善待俘虏,这让邓艾母子非常感动。
加上邓艾也有心博一番事业,在魏国多年,却还无人赏识他。
如能投在李牧帐下,作一名亲信,日后或许还有出头之日。
邓母接话道:“将军,我母子二人无依无靠,还望将军莫要嫌弃,收下我儿,我母子二人也算有图报将军之日。”
李牧见母子二人这么说,只好点头道:“嗯,既然你们有心,我且收下你。我虽收下你,但日后还需靠你自己建功立业,我也绝不会偏袒。”
邓艾心中一喜,当即跪拜:“多谢将军!”
“起来吧!现司马懿正引大军前来攻城,你暂且留在我身边听命。”
“诺!”
邓艾算是被李牧收下,至于以后能不能混出来,就要看他自己了。
李牧随即带着邓艾巡视城防,周平和林丰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城下最少设有十重鹿角,但叶县没有护城河,临时开挖有点不切实际。
城墙上也准备了充足的滚木礌石,因李牧和周平他们皆是轻装行军,没有重弩和火药加持。
“将军,你看还需要准备什么吗?”周平来到李牧面前问道。
李牧满意的点了点头:“辛苦了!有这些准备,足以应对魏军攻城了。”
“嗯。”
李牧随即对着守城的将士们,大声说道:“弟兄们,魏军即将前来攻城,虽然我军人数不占据优势,但我们有城可守,完全不用害怕魏军攻城。我希望弟兄们,等魏军来攻城时,都能奋勇杀敌,不辱命汉军威名。让魏军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
“弟兄们,有没有信心守住叶县?”
“有信心,请将军放心,我们一定能守住叶县。”
众将士无不高举武器呐喊着,他们对守城充满信心,也丝毫不惧怕魏军。
毕竟,魏军几次三番都败在他们手里。
士气是打出来的,经常胜士气越来越高,经常败,士气不但低落,将士还会畏惧不前。
汉军自从追随糜武以来,打的全是硬仗,而且都是全胜姿态,士气一首都高涨。
反之魏军接连失败,士气低迷,且内心畏惧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