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玉栀把自己关在书房里。
她将所有的悲痛和仇恨,都化作了笔下的文本。
凭借着前世的记忆和两世积累的学识,她对未来几年国际局势的走向,有着超乎常人的精准预判。
她写了三篇文章,分别论述了美苏关系的新动向、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发展,以及中东地区潜藏的危机。
每一篇都观点犀利,论据充足,见解独到。
写完后,她亲自转交给徐奶奶。
徐奶奶看完后,震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拿着那几页薄薄的稿纸,象是捧着什么稀世珍宝,连声赞叹:“一针见血!言辞犀利!玉衷后继有人了!”
她当即拍板,亲自将稿子送去了人民日报的总编室。
消息很快就在大院里传开了。
“听说了吗?玉家那个玉栀,不知天高地厚,写了什么文章,想上人民日报呢。”
“哈哈哈,她以为她是谁啊?真是笑死人了!”
周莉莉听到这个消息,更是乐不可支。
她在自己的小姐妹圈子里大肆嘲讽:
“我看她就是想出风头想疯了!还想进外交部?
她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一个未婚先孕,连孩子爹是谁都不知道的破鞋,还想当外交官?做她的春秋大梦去吧!”
玉雯和玉珩气得不行,好几次都想冲出去跟她们理论,却都被玉栀拦了下来。
“别急。”玉栀的眼神平静而幽深,“让她们笑。笑得越大声越好。因为很快,她们就笑不出来了。”
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她要先把自己捧上一个“天才少女”的高台,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这样,猎物才会感到威胁,才会主动走出黑暗,走进她布下的陷阱。
周一的清晨,大院里的气氛有些不同寻常。
往日里这个时间,各家各户不是忙着做早饭,就是催促着孩子上学。
可今天,许多人都拿着一份报纸,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
这份报纸,是最新鲜出炉的《人民日报》。
在国际评论版一个相当显眼的位置上,刊登了一篇:《于冰封之下,窥美苏关系之新径》。
文章不长,却字字珠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