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这首诗描绘的,好像就是曾被称作“云梦泽”的洞庭湖于是,诗中描绘的意象便有了实际的对应,姜墨总算是借此想起了前半阕诗。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
山河书院。
位于江右之地的山河书院,和御法仙宗一样,因为其存在的性质,即便是在世俗里,也流传着山河书院的不少传闻。
江南百姓皆有言。
这山河书院乃是“天庭的书院”。
若是进了山河书院读书,就准能在“天庭”谋得个一官半职!
在世俗凡间流传着各种版本的仙师传闻,而在江南这边的传闻里,修仙者的世界里,存在着和世俗王朝相同的朝廷政权。
而这,便是天庭。
常言道,满朝文武半江右。
江右作为科举大郡,以最多数量的书院和私塾,汇聚着全天下的学子。在这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下,山河书院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仙界考取功名的起点”。
虽说世俗传闻当不得真,但山河书院多少还是受到了世俗的影响。
其内“书院式的仙门制度”和“附庸风雅的风气”,都是因此而来。
历经两月有余。
姜墨一行四人乘坐的惊蛰飞空艇,顺江而下,一路途径云梦湖和彭湖,最终顺利抵达山河书院的江右地区。
山河书院处在群山环绕之中,这片群山被称作白鹿山。
因而,若是往前追溯,一直到大争之世的前期,五大仙门的格局都尚未落定的时候,山河书院的原名,便叫做“白鹿书院”。
白鹿山乃是江南名胜之地。大山与江河浑然一体,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
“山河”二字,也是因此得来。
姜墨站在飞空艇的甲板上,俯瞰这白鹿山之景观,一时间可谓是叹为观止。这完全不亚于,他第一次看见云梦湖时的惊讶。
说起来,倒也挺丢人的。
前世在他有能力外出闯荡的时候,却是在一心修行,没有和孟初染来到这些名川大山游览一番,还认为这些事情都不过是浪费时间
如今,却是深感不虚此行。
甚至于说,在看见那些宛若“银河”般的瀑布时,他对于“山河之真意”的感悟,似乎都有所提升。
在姜墨原先的认知里,
山河乃是镇压的象征,是龙浅于深潭的韬光养晦,是时移世易的岿然不动
如今,他俯瞰着飞流直下的瀑布,和山川间奔流不息的江河,忽然意识到,过去自身对于“山河”的理解,到底还是狭隘了些。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吗?”
姜墨自然而然地,就想到某个世界里,也存在着的这座山,也很快就联想到,那些流芳百世的诗人,曾在“这里”留下诸多的旷古名篇。
这一句,便是他最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