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 > 第231章 鹤城初遇(第2页)

第231章 鹤城初遇(第2页)

傍晚时分,刘叔来接他们去吃饭。齐齐哈尔的烤肉闻名东北,刘叔带他们去了当地最有名的"金三顺"。餐馆里人声鼎沸,每张桌子上都有个小炭炉,客人自己动手烤肉。

"尝尝,"刘叔夹了块烤得滋滋冒油的牛肉给杜小荷,"咱齐齐哈尔的牛肉,全国都有名!"

杜小荷小口咬着牛肉,眼睛立刻亮了起来:"真嫩!比野猪肉嫩多了!"

王谦和刘叔喝起了啤酒,聊起了王父年轻时的趣事。刘叔是个爽快的东北汉子,酒过三巡就开始大着舌头讲当年在部队的故事。

"你爹那枪法,"刘叔竖起大拇指,"全团第一!有次比武,他三百米外打中火柴盒!"

王谦听得入神,杜小荷则一脸骄傲地看着自己的男人——虎父无犬子,她家谦哥将来肯定也是神枪手。

吃完饭,刘叔带他们逛了卜奎夜市。夜市上人山人海,卖什么的都有:糖葫芦、、小人书、发卡。。。杜小荷在一个卖头饰的摊前挪不动步了。

"喜欢哪个?"王谦问。

杜小荷指着一个镶着水钻的发卡,又看了看价格标签,立刻摇头:"太贵了。。。"

王谦二话不说买了下来,亲手给她别在头发上。水钻在灯光下闪闪发亮,衬得杜小荷更加明艳动人。

"真好看!"摊主大妈笑眯眯地说,"小伙子有眼光!"

第二天一早,刘叔派车送他们去扎龙自然保护区。吉普车在土路上颠簸了两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你们自己逛,"司机说,"下午四点我来接你们。"

扎龙保护区内水网密布,芦苇丛生。木栈道蜿蜒在湿地中,不时有野鸭从水面掠过。八月的扎龙,虽然错过了观鹤的最佳季节,但仍能看到零星几只丹顶鹤。

"快看!"杜小荷突然压低声音,指着远处的芦苇丛。

一只体态优雅的丹顶鹤正单腿站立,红色的顶冠在阳光下格外鲜艳。它似乎察觉到了人类的存在,警惕地昂起头,发出清亮的鸣叫。

"真美。。。"杜小荷看得入了迷。

王谦轻轻搂住她的肩膀:"传说看到丹顶鹤的夫妻,会白头偕老。"

杜小荷靠在他怀里,两人静静地欣赏着这难得的美景。微风拂过芦苇,发出沙沙的响声,远处传来阵阵鹤鸣,宛如天籁。

保护区内有个小展览馆,展示了各种湿地动植物标本。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比翼双飞的丹顶鹤标本,姿态优美,栩栩如生。

"同志,"王谦问管理员,"能照相吗?"

管理员是个戴眼镜的老者:"可以,但要收费,一张五毛钱。"

王谦毫不犹豫地付了钱。杜小荷站在丹顶鹤标本旁,紧张地整理着衣角。摄影师是个满脸皱纹的老人,他用老式相机对准焦距,喊了声"茄子"。

"咔嚓!"瞬间定格。

"三天后取,"老人说,"或者留下地址,我寄给你们。"

王谦留下了牙狗屯的地址。离开展览馆,两人沿着木栈道慢慢散步,偶尔停下来观察水中的游鱼或空中的飞鸟。比起哈尔滨的喧嚣,他们更喜欢这里的宁静。

中午,他们在保护区的小食堂吃了简单的午餐——米饭、炒青菜和煎鱼。鱼是刚从湿地捞上来的,鲜嫩无比,连不爱吃鱼的杜小荷都赞不绝口。

"下午去哪?"杜小荷问。

王谦看了看地图:"有个观鸟塔,能看到整个保护区。"

观鸟塔是座十几米高的木结构建筑,旋转楼梯直通顶层。杜小荷爬到一半就腿软了,紧紧抓住王谦的胳膊不敢往下看。

"别怕,"王谦鼓励她,"我在呢。"

终于爬到顶层,视野豁然开朗。整个湿地尽收眼底,水网如织,芦苇如海,偶尔有几只白鹭掠过水面,宛如一幅水墨画。

"太美了。。。"杜小荷惊叹道,"比兴安岭还美!"

王谦从背后环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肩膀上:"喜欢吗?"

杜小荷点点头,眼中闪着泪光:"谦哥,谢谢你带我来。。。"

夕阳西下时,司机准时来接他们。回程的路上,杜小荷靠在王谦肩头睡着了,手里还紧紧攥着在保护区买的丹顶鹤明信片。

吉普车驶过齐齐哈尔的街道,路灯次第亮起。远处传来工厂下班的汽笛声,和着街头广播里播放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构成了一曲80年代特有的城市交响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