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巴图家的牲畜终于转危为安。王谦和于子明决定启程回屯。临行前,乌云其其格把一条亲手绣的哈达挂在王谦脖子上,巴图则硬塞给他一张上好的羔羊皮。
"给弟妹做件皮袄,"巴图用生硬的汉语说,"等孩子出生,我们来喝喜酒!"
王谦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阿尔斯楞带着弟弟妹妹站在蒙古包前,一直目送他们远去。
回程比来时轻松多了。风雪停了,阳光照在雪原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两架爬犁一前一后,在洁白的雪地上留下长长的痕迹。
"谦哥,这次可算做了件大好事,"于子明回头看了看渐渐远去的蒙古包,"救了这么多人。"
王谦摇摇头:"当年我遇险,要不是巴图大哥相救,早没命了。这叫报恩。"
老黑狗跑在前面,突然兴奋地叫了起来。前方雪地上,几个熟悉的身影正朝他们走来——是杜小荷和王母!她们不放心,特意带着热汤和棉衣来接应!
"你们咋来了!"王谦跳下爬犁,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
杜小荷挺着肚子,脸冻得通红:"三天没信儿,担心死了!"她看到王谦脖子上的哈达,笑了,"看来很顺利?"
王谦一把抱住妻子,感受着她隆起的腹部传来的温度:"嗯,很顺利。巴图家没事了,乌云其其格还让我给你带了好东西。"
回到家,王谦把羔羊皮拿出来给杜小荷看。杜小荷摸着柔软光滑的皮毛,爱不释手:"真漂亮!给未来的孩子做个小被子正好!"
王父王母和杜勇军夫妇听说山那边的情况,也都唏嘘不已。杜母特意煮了一大锅羊肉汤,两家人围坐在一起,听王谦讲述这几天的经历。
"这才是咱们山里人的活法,"七爷抽着烟袋说,"互相帮衬,共渡难关。"
夜深了,王谦和杜小荷回到自己的小屋。杜小荷靠在丈夫怀里,轻声说:"谦哥,等孩子出生了,咱们带他去山那边看看好不好?让他知道,这世上除了牙狗屯,还有那么多善良的人。"
王谦亲了亲她的发顶:"好。等开春,路好走了,咱们全家都去。"
窗外,北风轻轻拂过屋檐,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远方的蒙古长调。远处传来屯里老人哼唱的古调:
"冬月里来风雪狂,
汉蒙情深比天长。
雪中送炭真情在,
民族团结万年长。。。"
冬月二十五的清晨,王谦正在院子里劈柴。距离从巴图家回来已经过去三天,屯里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做准备。斧头劈开冻硬的木柴,发出清脆的"咔嚓"声。
"谦哥!谦哥!"杜鹏气喘吁吁地跑进院子,"屯口来了一队人马!"
王谦放下斧头,擦了擦额头的汗:"谁啊?"
"是。。。是巴图大叔!"杜鹏兴奋地手舞足蹈,"带着好多人,还有好多马!"
王谦一愣,赶紧披上棉袄往屯口跑。远远地就看见一队人马停在屯口的空地上,为首的正是巴图,他穿着崭新的蒙古袍,腰间别着银刀,威风凛凛。身后跟着十几个蒙古族汉子,还有几匹驮满货物的马。
"巴图大哥!"王谦快步迎上去,"你怎么来了?"
巴图翻身下马,给了王谦一个结实的拥抱:"王兄弟,我们来谢恩!"
这时,屯里的乡亲们也都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这群蒙古族客人。巴图转身从马背上取下一个鼓鼓囊囊的皮袋,郑重地递给王谦:"这是乌云其其格让带给弟妹的。"
王谦打开一看,里面是满满一袋奶豆腐和奶皮子,散发着浓郁的奶香。
"这。。。"
"别推辞,"巴图拍拍他的肩膀,"我们蒙古人有恩必报。这次要不是你,我们全家都过不了这个冬。"
其他蒙古族汉子也纷纷卸下马背上的礼物——整只的冻羊肉、上好的羔羊皮、手工打制的银碗,还有几坛马奶酒。乡亲们看得目瞪口呆,七爷抽着烟袋笑道:"好家伙,这是要把家搬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