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有豆浆,但没豆腐,所以豆腐的发明应该是在唐末左右才出现,因为是新出现的食材,且非常适合炒菜,使得开业当天就火爆不己。
人们也是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豆腐,虽然这个年代没味精,但有香菇的,虽然量不大,但也够用了。
用香菇制作调味料的法子李宇现在还保密着,这可是他的独门秘方,肯定不能传。最多等书局开了,把大量种植香菇的法子传出去。
新出现的豆腐一下子就成了百姓欢迎的食材,也是纷纷打听在哪里能买,李宇自然也做起了豆腐的生意,酒楼独家出售豆腐,一份豆腐才三文新铜币,老百姓自然也是买的起的。
李宇也算了下,三文的价格他都是大赚,毕竟大豆在我国也是五谷之一的,是百姓的重要口粮,在秦朝时候,吃的就是大豆饭。
一份三文钱的豆腐成本才三分,算起来赚了整整十倍的利润,不是李宇黑心,趁现在民间还未仿制出来,赚一波,等后续再降价就是,永远不要小瞧民间的智慧,不出三五个月就有人琢磨出来的,毕竟这玩意真的难保密。
不过李宇有着技术优势就算他们仿制出来,赚的还是没李宇多,成本也比李宇高,只要李宇想,单单打价格战李宇都能玩死他们,不过李宇并不打算这样做。
李宇做了几张卡当做人情送给阁老等人,拿着这个卡,就可以在他那里一文钱一份采买豆腐,阁老们自然欣喜,毕竟他们也尝过了,的确很美味,而且很适合几个年岁大的。
酒楼也不是单纯的吃饭住宿,在一楼专门设有台子,用于给说书先生的。
“故事呢,我会不定期给你们,你们也可以找我要,不知几位以前一本故事大概能讲多久?”
“回郎君,老夫以前一本故事能讲大半个月,长的能讲一月到两月有余。”
“郎君,我们也都差不多。”
“这样啊,我这故事呢,你们就按着讲就行,不需要改动,知道吗。”
“是,郎君,如此故事就需要很多的,只怕。”
“放心,故事我有的是,你只管讲就行,不过我有要求。”
“但听郎君吩咐。”
“每次你们讲的时候,我都会给下面的人发一张信息收集,需要对你们打分,每一个月考核一次,如果分数不达要求的,我会开除,你们可清楚?”
“是,我等清楚。”
“嗯,具体的你们可好好看看,这是合同,如果愿意就可以签字,正式入职了。”
“是、”
今天李宇才把说书先生招齐,打算明天就开始,这在大唐可是没有的,就是不知情况如何。
故事的传播也有利于道理的传播,老百姓虽然不认识字,但能听见故事也是不错的,而且很多故事都有寓意在里面,不论如何种子都会种下,到了一定时间,种子发芽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
第二天,几位先生正式上岗,李宇开的条件可不低,一个月三百文,管吃,管住,月底会根据考核额外发放奖金,而且有季度奖,半年奖,全年奖。在这个每月只有两百文工钱的大唐,这都属于高工资了,自然要求也严格。
李宇一上来就给了十几本故事书,都是李宇给徒弟们讲过的,几个老先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先自己研读一本,然后才会去说,因为说书要配合着口气,动作等,所以必须要自己读懂才行。
几人都是落魄的才子,因为年岁大了,己经科举无望了这才来的,都是为了混口饭吃。
然而昨天晚上,几人一夜未眠,都是激动的无法言表。因为李宇给他们的故事实在是太精彩了,太让人回味无穷了,这怎么有如此精彩的故事,他们自己看入迷了。
“哈哈哈,志飞兄。你那本如何。”
“彩,实在是太精彩了,老夫还未见过如此精彩的故事啊。”
“是啊,呵呵,亏老夫自以为才学出众,自负与科举不公,没想到连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都有如此才华,老夫、、、呜呜呜、”
李宇的年轻才学算是彻底打击到他了,他们昨天去见李宇的时候,李宇就在写故事,所以他们都看到了,人家是真正的在写故事,不然他们肯定会以为是太尉请先生写的,给那小郎看的,他们以为李宇是太尉的儿子,毕竟他们知道自己进的是太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