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本要奏。”
刚刚坐下的秦昭,立刻站了起来。
“不知大将军有何事要奏?”
刘辩看向秦昭,好奇的问道。
“陛下年岁渐长,而后宫之中无一妃嫔。”
“臣以为,应当挑选一批品貌端正的秀女充入掖庭,并由陛下择优选为皇后。”
秦昭手持笏板,拱手奏道。
“陛下尚且年幼,这事急什么?”
袁隗反驳道。
毕竟刘辩的年龄才十二岁,现在挑选后妃未免操之过急。
同时,袁隗也担心秦家是想要将秦家的女子送去宫里当皇后。
“大将军所言甚是,朕也觉得理应挑选一批秀女,立皇后之事非同小可,还需观察她们的品行,同时还要学习宫中礼仪,怎么就急不得了?”
何后面露不悦之色,在帘子后开口道。
“太后所言甚是,是老臣考虑不周。”
袁隗脸色阴沉的退了回去。
“大将军,此事既然是由你提起,那这件事就由你来操办吧。”
“今年入冬之前,尽量把挑选的秀女送入掖庭。”
帘子后的何后目光柔和的看着秦昭,下令道。
“臣,遵旨。”
秦昭朗声应下。
“臣,有事启奏。”
就在秦昭退回位置上后,现任大司农的蔡邕起身开口。
“大司农不知有何事要奏?”
刘辩看向蔡邕,问询道。
“此前各地叛乱兴起,朝廷忙于平叛,故而忽视了全国各地的农事。”
“臣建议修缮水渠,便于灌溉农田,一来可以灭除虫卵,减少蝗灾、螟灾,二来可以预防干旱洪涝。”
“如此,方为兴国之道。”
蔡邕手持笏板,将自己最近去田间发现的问题提出。
“可是国库之中钱粮并不多”
刘辩有些无奈的低下头。
他虽然不是什么实权皇帝,但国库的问题听也听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陛下,先帝在西园之中还有数亿钱,将此钱拿去改善民生即可,老夫会亲自督办此事,绝对不会出现贪腐问题。”
蔡邕显然是经过一番调查的,故而此刻几乎是成竹在胸,自信十足。
他虽然是修史的儒学大家,但不代表他不懂政务。